5月3日,记者走进板当镇小寨关村,行至村口处发现一个新建鱼塘里,几位村民正将一些菜头倒入鱼塘中,吸引成群的鱼儿前来觅食。
“鱼塘占地面积35亩,于去年夏季建成投入使用。”小寨关村村支书聂小马说,现在鱼塘里养殖有鱼10万尾。预计今年产鱼10万斤,产值50万元,能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
在鱼塘边一栋新建的农家乐,在四周郁郁葱葱的果树映衬颇有几分美色,农家乐前的凉亭里坐着几位闲聊的客人。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洼地,现在不仅有了鱼塘,还建起了农家乐、休闲亭、种植了果园。”前来游玩的客人周启发说,昔日贫困落实的小寨关村,如今越来越美丽了。
“为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在鱼塘边建有垂钓台、烧烤场、农家乐等配套基础设施。”聂小马说,,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一个垂钓、游玩的好场所。
走进小寨村村委会前的道路边,整齐地站立着太阳能路灯。
村民罗朝友说:“自从道路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们晚上与邻居来往时就不再使用手电筒了。”
“路灯是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动员企业开展公益捐助,并联系多家企业捐助安装而成。”聂小马说,贵州电网公司和贵州省电机工程协会筹措了12.15万元修缮了小寨关村小学操场,更换了老式课桌,增加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新建通组路8.35公里。
“在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的帮扶下,小寨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板当镇党委书记聂雄说,在行业帮扶上,从解决低电压问题到用好电问题的转变,2016-2017年共投资350万元提高用电质量,并动力电全覆盖。从10千伏高压到村民家里用电的低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确保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安全、舒心。
村中“黔电蔬菜园”几个大字很是显眼,蔬菜大棚内辣椒、小瓜、生菜、茄子、小白菜等长势较好。
“几年前,妻子脑部突然患病,至今不能劳动需要照顾,9岁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不能出远门务工赚钱。幸好家门口有蔬菜园,可以在这里务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养家。”在黔电蔬菜园基地大棚里干活的小寨关村懂贡组村民罗朝胜说,国家扶贫政策就是好,没想到村里有现代农业蔬菜园。
“蔬菜大棚占地9000余平方米,由贵州电网公司捐助30万元建成。”安顺供电局驻小寨关村“第一书记”李敬说,蔬菜大棚于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年产蔬菜30余吨,年产值30万元,带动贫困户15户脱贫。
“贵州电网公司还捐赠了115万元,在小寨关村建了一个占地10000平米,养殖规模300头,年出栏100头肉牛养殖基地一个,预计年产值100万元,能带动40户贫困户脱贫。”聂雄说。
在小寨关村,由财政投资的150万元,修建一个占地100亩山林,养殖400头生态猪场一个,年产值160万元,能带动80户贫困户脱贫。
李敬说,在产业扶贫上,电网公司前后共捐赠和扶贫资金投入500余万元,主要在村发展肉牛养殖、蔬菜大棚、生猪养殖、鱼塘养鱼等产业,同时把村原有的烤烟种植和薏仁米种植做大做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通过“村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施抱团发展。贫困户通过到户资金1万元入股合作社,实现产业带动增收。
同时,通过“村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项目,由支部带动、公司经营、农户养殖的方式开展产业项目的实施、经营、销售、分红、还贷,规避贫困户种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养牛场绑定30户、蔬菜大棚绑定15户、鱼塘绑定40户,生猪养殖绑定68户,按照盈利的6:3:1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同时农户可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就地劳动力输出实现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让贫困户走上“三金”道路,实现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