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大桥村:“春风”育产业

2018-05-16 11:41:08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近日,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办事处大桥村,走进田间地头、山上山下,处处感受到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鲜气息。

  在大坝中,村民正在忙着平整土地,300亩的牧草即将进行栽种。

  传统农业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依靠发展传统农业,只能让农民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想要脱贫致富难如登天。如何利用条件有限的耕地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大桥村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把低效的玉米种植退下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的一大难题就是销售,你种得再多,种得再好,种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还是难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大桥村村主任谢建荣告诉记者,现下关岭大力推进“关岭牛”产业发展,随着“关岭牛”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牧草市场前景良好。大桥村发展的300亩牧草是“订单农业”,已经确定由关岭牛铭品公司进行收购,解决产品种出来销售难的问题。

  300亩的牧草栽种下去,等到8月份就能够收割。“牧草亩产量高,每斤牧草能卖0.2元,一年能够收割3次,1年土地亩产值能够达到8000元,比种水稻玉米赚得多。”据谢建荣介绍,牧草栽种下去,管护好还能够收割2年。

  大桥村以每亩800元从村民手中流转到300亩土地发展牧草种植,村民除了得到土地流转收入,土地平整、牧草栽种、管护、收割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村民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

  在山脚下,花圃大棚已经修建完毕,花卉即将入棚。

  “经过考察,我们大棚花卉即将从广州、昆明等花卉主要销售市场引进。”谢建荣说,花圃基地就在公路旁,交通较为便利,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大桥村发展花卉产业优势突出,花圃基地瞄准关岭、镇宁、晴隆等市场,进行花卉批发零售。

  花卉种植项目占地50亩,以每亩800元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村民还可以到花卉基地务工。“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花卉基地预计能够带动50人就业。”谢建荣告诉记者,花卉种植还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村民可以跟技术人员学习花卉栽种技术。

  在山腰上,五六十个村民正在忙着栽种贵龙五号刺梨,800亩的刺梨即将栽种完毕。

  “原来这里不通路,村民到这里干活得走山路,种出来的产品又难得运出去,还卖不到多少钱,慢慢的,这片土地都被村民给丢荒了。”谢建荣说,抓住刺梨五号对水分等环境条件要求不高、能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的特性,今年1月,在关索街道办的帮助和支持下,大桥村通过流转村民撂荒的土地大力发展贵龙五号刺梨产业。

  为实施刺梨产业,大桥村积极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刺梨基地,记者看到约3000米长的机耕道已基本修通,就差道路路面硬化;刺梨产业基地水管已经全部完成布局,蓄水池也已经修建完毕。

  大桥村发展的刺梨已经确定由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保底价每斤3元,每亩刺梨产量约3000斤,亩产值约9000元。“村民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刺梨产业,土地股占合作社一半的股份,等到合作社实现收益,村民将参与分红。”谢建荣说,除了分红,村民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合作社务工,改变过去村民收入单一且不稳定的状况。

  考虑到刺梨3年左右才能挂果,为了确保短期收益,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快群众脱贫步伐,合作社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等到刺梨栽种完毕,就在刺梨林下套种南瓜。

  趁着“春风”,大桥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壮大产业,产业支撑为大桥村脱贫攻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江寒)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