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丁旗:“新时代季节包工”闯开致富新出路

2018-05-29 16:19:27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正在西秀区杨武乡茶园务工的群众.jpg

正在西秀区杨武乡茶园务工的群众

在杨柳村忙于种植工业辣椒的群众.JPG

在杨柳村忙于种植工业辣椒的群众

在金鸡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忙碌的务工群众.JPG

在金鸡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忙碌的务工群众

  初夏时节,晴空万里。在西秀区杨武乡茶园里,家住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桃源村的贫困户韦顺妹身穿印有“丁旗新时代季节包工”字样红马甲,正挥动锄头,在艳阳天下为茶树除草。在她身后,一面书写着“丁旗新时代季节包工”的红旗正迎风招展,许多穿着和她同样马甲的群众正在田地中忙碌。

  “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天工资100元,还包中餐。现在都不用我们自己去找活路,丁旗政府都会给我们安排工作。听说以后还会给我们办理保险,那就更有保障了。”说起自己加入丁旗街道平台公司开始务工的经历,韦顺妹笑得合不拢嘴。

运送务工人员的车辆准备出发.jpg

运送务工人员的车辆准备出发

务工群众在郭其村为洋藿除草.JPG

务工群众在郭其村为洋藿除草

务工群众在郭其村为洋藿除草 (3).jpg

务工群众在郭其村为洋藿除草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发展历程中,丁旗这块土地上一名叫做沈志英的党员站了出来,她带领群众建立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并和社员们创造性地摸索出亲邻相帮、邻里互助的“季节包工”管理模式,受到了毛主席的点赞。“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也到了攻城拔寨打硬仗的时候,我们发扬‘新时代季节包工’模式,就是要继承和传承先辈们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当前工作实践,吹响我们丁旗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丁旗街道党工委书记苏正兵介绍说。

  近年来,丁旗街道不断摸索和努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桃源村的艳红桃、金鸡村的金刺梨,以及食用菌种植、油用牡丹、工业辣椒等项目的实施成为该街道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在项目实施中,贫困群众既可以通过扶贫资金和项目自己发展生产,也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获得稳定的收入。

桃源村正在工业辣椒田中务工的季节包工群众.JPG

桃源村正在工业辣椒田中务工的季节包工群众

桃源村正在工业辣椒田中务工的季节包工群众 (2).jpg

桃源村正在工业辣椒田中务工的季节包工群众

  “我们在实际中发现,群众虽然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是农闲时节大量劳动力的闲置也是一种浪费,因此,我们成立了平台公司,将全街道的贫困户劳动力统一登记、统一管理,由平台公司寻找工作机会,贫困只需要在家接到通知统一参加务工即可。”丁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唐林介绍道,“我们这种务工模式是在原来‘季节包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所以叫做‘新时代季节包工’。”

  “新时代季节包工”模式下,通过街道平台公司将全街道所有劳动力都统一登记管理,每个村都成立一支务工支队,平台公司找到工作机会后,通过“新时代季节包工”微信工作群向全街道各村发布务工时间、地点以及报酬等信息,各村在保障自己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统计可参加务工的人员,再由平台公司统一安排人员入场,既保证了群众自身的农业生产不被耽搁,又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新的机会。

参加“新时代季节包工”的群众在桃源村栽种工业辣椒.JPG

参加“新时代季节包工”的群众在桃源村栽种工业辣椒

“丁旗新时代季节包工”的旗帜迎风招展.jpg

“丁旗新时代季节包工”的旗帜迎风招展

  “原来我们农闲时候想打点短工,只能自己在街边等着,看个人运气。现在好了,加入务工支队后,干活的机会多得很,只要自己得闲基本每天都能接到通知去做活路,收入稳定多了。”金鸡村贫困户罗泽玉满是感慨地说。

  “‘新时代季节包工’模式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在辖区内实施的工业辣椒和青贮玉米种植项目中实验,共组织群众参与务工13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我们更是走出了丁旗,把我们的队伍送到了西秀区杨武乡,截至目前已有405人次参与杨武乡的务工。”说起取得的成效,丁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贝也是自信满满,“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对劳动力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我们队伍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扩大我们劳务队伍的市场,为贫困群众增加更多收入。”(闫昆)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