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沙坝村:魔芋套种助农“双”增收

2018-06-05 10:00:5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繁荣之路。紫云自治县农技、科协、气象等部门,强化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普及农业新技术、新品质、新理念。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时,也正在潜移默化改善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真正实现一地“双”增收目标。

6月3日,记者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沙坝村走访发现,该村的魔芋种植基地里,不仅生长着一株株茁壮的嫩苗,每厢魔芋地的四周还生长着葵花苗。

据介绍,沙坝村全村810户33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8户736人,是一个山多石多,少土缺水的深度贫困村,为了提高土地使用价值,该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走出一条农作物科学套种之路。

“为调优产业结构,带动农户调减低效益的玉米,种植高效益农作物,今年,沙坝村成立了村公司,由村公司流转土地发展魔芋套种葵花产业。”沙坝村村主任熊于贵说,魔芋生长喜阴,葵花生长喜阳;葵花属高杆农作物,易于吸收阳光;魔芋属低矮农作物,在葵花的遮阴下长势较好。两种农作物的经济价值都较好,魔芋套种葵花是实现“双”增收的最好搭配。

农作物套种技术,是从事农业种植者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期、发育期、生长特性等特征,将一块整片土地科学地分割成若干间快(厢)、若干间行、若干间距等,再将其科学、分明种植相应的农作物,并采取错峰播种(栽种)、差异化管理、季节性收获方式,最终达到了一地多种植、一地双丰收的目标。

“今年,村公司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40多亩,用于发展魔芋套种葵花产业。”熊于贵说,村公司利用贫困户每户1万元的产业到户扶贫资金吸纳15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参与发展魔芋套种葵花产业的贫困户,除前三年每年获得600元、650元、700元不等的分红红利外,优先考虑到基地务工,每天获得70元的劳动报酬。

“沙坝村的魔芋种植产业是与贵州一家名称为顶层合作社合作发展的。”市工投公司挂职猫营镇副镇长田伟说,公司提供种子、种植技术指导,到采收时,公司按照协议保底价回收,如果市场行情好村公司可自行销售。(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