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搬迁只是手段,解决好后续问题,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保证搬迁群众生计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易地搬迁扶贫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普定县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中,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加大对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主动为群众找岗位稳收入,让搬迁群众既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又能在新家园留得住“乡愁”。
在马场镇安置点,四栋安置房整齐排列,来自马场镇各乡村的搬迁群众搬进了新社区。薛瑞莲就是其中一位,原来她是住在偏远的山区,加上腿脚不灵活,生活上十分不方便。
“以前我们住的房子,山高路远,做什么都不方便,包括用水和搬运东西等,现在好了没有了这些烦恼。”薛瑞莲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把修好了的房子给我们住,附近有医院、学校,小孩子读书很方便,自己很高兴,也非常满意。
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薛瑞莲也被马场镇政府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今年年初她拿到了新房钥匙,正式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为了让搬出来的村民能够稳得住可致富,马场镇通过政策引领,引进企业入驻搬迁点,让搬出来的村民进厂务工,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们镇非常重视易地搬迁,搬出来的农户总共有41户178人,其中劳动力总共有62人,在安置点里面建设一个服装厂,引导贫困户在厂里就业,现在已经达到41户中每家能够解决一个劳动力,能够让他们正常到企业务工。”马场镇党委委员龚晓燕说道。
目前,该厂吸纳了50余名村民务工,他们每月都能领取到2000至3000元的工资,薛瑞莲也是其中一员。说起建设的服装厂,薛瑞莲高兴的告诉记者,“自己因为腿脚不太方便,就想着能就近上班就好了,这才搬过来没多久就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所以我会好好的珍惜在这儿上班机会,努力工作,挣钱养家。”
“在服装厂上班一般工人每月有两千多元收入,而比较熟练的工人工资则达到三千元以上。”马场镇马场居委会支部书记何元俊说道,如果按照每个月有两千多块钱计算,一年下来贫困户收入就是24000元,这个家庭的收入就不算贫困了,贫困户也能完全脱贫了。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马场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入驻加工厂建设相结合,在安置小区建设就业厂房,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着力解决搬迁入驻群众的就业需求,以“产业+就业”扶贫托起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安居梦”。同时,该镇还严格执行城镇化集中安置和以县为单元集中建设管理“两个集中”的要求,严格控制安置房面积标准,所有安置房人均住房面积都严格控制在20平方米以内,建房单价每平方米不超过1500元,确保群众不因搬迁而负债。(谌雪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