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西南面的山坳里,藏着一个名叫小寨关村的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502人,贫困发生率15.9%;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60元。
2016年,贵州省实施集团帮扶的好政策,不仅为该村送来了一个强大的帮扶团队——贵州电网公司,还送来了一个有温度的驻村第一书记——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敬。
驻村两年来,作为小寨关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的李敬依托贵州电网公司的强大后盾,沉下身子,真帮实促,积极探索出了“双心”服务模式:对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制作“连心卡”、发放“贴心盒”,让贫困户做明白人、让包保人履职尽责,以此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管理、精准脱贫。
进民心:脱掉西装 沉下身子
小寨关距离紫云县城26公里,全村辖13个自然村寨15个村民组754户3160人。2016年4月8日,李敬从安顺供电局来到小寨关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把帮扶村当着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一头扎进小寨关的脱贫攻坚事业中。驻村不到一年,跑坏了4双运动鞋、2双解放鞋和1双雨鞋,双脚磨出了血泡,长出了厚茧子,昔日西装革履的帅小伙变得又黑又瘦。
李敬认为,在脱贫攻坚上,唯有摸清村情民情,因地制宜谋出路,方能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为帮到点上、扶在根上,他结合小寨关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双心”服务模式——为贫困户制作“连心卡”,帮扶包保责任人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全面、仔细精准识别致贫原因,与农户深度沟通,拟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帮扶措施和脱贫年限;向贫困户发放“贴心盒”,如实统计贫困户已经享受的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主动为群众办理符合条件可享受的惠民政策,为脱贫攻坚精准管理和按期“摘帽”打牢基础。
李敬和驻村干部崔亚华等人首创的“连心卡”、“贴心盒”,清楚标明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原因,进一步落实了包保责任制,让贫困户得到更多脱贫红利,用好用活扶贫政策,从根本上加速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目前,我们按规定已为小寨关村的178户贫困户建立了连心卡、发放了贴心盒,每月定期组织走访2次,定期跟踪督查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李敬说道。
在扶贫脱困工作上,只有真蹲实驻,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真诚走进群众中间,主动融入群众生活,并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获得村民的认可和信赖。为此,李敬把群众当亲人,走村串户和群众聊庄稼、拉家常,谈他们感兴趣的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有效缩短心与心的距离。驻村一段时间后,群众明白了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是真心诚意办实事、做好事,从心底把百姓当亲人,因此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亲人,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聊。
解民意:规划引领 真帮实促
崭新的通组公路在山间盘绕,汽车在林中穿梭,路旁蔬菜大棚里时令果蔬长势喜人……时下的小寨关村,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谁曾想,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小村庄,在2016年以前还是路不畅、电压低、水不通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巨变,源于电力部门的倾情帮扶,源于第一书记尽心尽力的帮扶。
为给村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长远规划,李敬走村串户、多方调研。详细了解到基层第一手资料后,他积极向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请示汇报。安顺供电局斥资40余万元,邀请专业机构编制小寨关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发展规划,走农旅结合强村富民的道路,用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步”建成小康寨。
按照绘制的发展蓝图,力争2018年底将小寨关村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寨。第一步:解决贫困户精准脱贫、全村出列问题。通过产业扶贫、入股分红、帮助自主创业增收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2017年小寨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第二步:抓好村庄整治,力争1年内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小康寨。第三步: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型小康寨,达到共同富裕,建成“百姓富、生态美、民风淳”的小康村。
蓝图绘就,目标笃定,干字当头。李敬按照规划,架起了“娘家”和帮扶村之间的桥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跑,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作汇报。经过积极协调,安顺供电局特批140万元升级改造小寨关村配电网,解决电压低、动力电不足等问题;安排“光明服务队”对小寨关村的入户线路进行全面整治,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保障每户村民用上“小康电”;筹措8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公厕和文化广场,完善文体设施,开展垃圾集中清运。
灯亮了,路通了,环境好了!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小寨关村的变化一日胜过一日。
顺民情:做强产业 助农增收
要脱贫,靠产业。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李敬和全体驻村干部一门心思为小寨关村补齐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我们的目标是家家户户都有产业,做到户均5亩、人均1亩以上。”李敬告诉记者。
没有产业驱动,脱贫攻坚就像空中楼阁;没有项目落地,村民增收就是无源之水。在立足村情、集思广益、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李敬发动村民成立了小寨关农业产业发展合作社,以改变农户分散经营、“小打小闹”的现状。为了发展产业,李敬和该村所有村支两委人员加班加点地编制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四处寻求支持。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迅速拨付30万元启动资金,扶持建设占地15亩的黔电菜园蔬菜基地大棚,以合作社形式运作发展。除种植大棚蔬菜外,该村还大力发展露天蔬菜园。
2016年底,小寨关村关上组又申请成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2万元。27户贫困户参与成为合作社社员,共同发展大蔬菜园、养殖场等。今年又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特惠贷”入股合作社等按股年底计算分红的形式,再整合5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并采取轮流管理相应项目的方式规范运作、精准管控。
在黔电菜园蔬菜基地大棚里干活的小寨关村懂贡组村民罗朝胜感叹地说道:“国家扶贫政策就是好,没想到村里能建现代农业蔬菜园。”三年前,罗朝胜的妻子脑部突然患病,至今不能劳动需照顾,又有一个9岁孩子读小学二年级,他不能出远门务工。现在建起了蔬菜园,他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赚钱。
苦干+实干,赢得了“娘家”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2017年5月,该公司再次安排28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有序在小寨关村实施肉牛养殖、池塘养鱼、生态黑猪养殖、林下鸡喂养、高产薏仁米种植、葡萄种植以及肉类加工等项目,多形式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
集团的支持,百姓的信赖,让李敬在小寨关村探索的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兴旺。“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奔小康”的产业扶贫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敬为小寨关村脱贫攻坚作的贡献,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安顺供电局结对帮扶紫云优秀驻村干部、紫云自治县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安顺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今年7月1日,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