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秀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主线,调结构、促转型,现代农业提等升级、新型工业提质增优,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作为农业大区,西秀区以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为抓手,更新产业发展观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市场谋划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绿色生态化进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
黔龙农业公司的发展让农户李晓莱两口子走上了就业增收路。“我们在黔龙公司上班,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能拿到6000多块钱的工资,家里的生活也有了大的好转。”李晓莱说。
“我们负责育苗育种,将种苗发放给当地老百姓去种植,后期又给他们回收,回收以保底的价格给他们固定利润,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他们的利益收入。”黔龙农业公司负责人胡帅说。
西秀区以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契机,提升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品牌打造的能力,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使蔬菜产业逐步建立成为“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装备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市场信息化”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体系。
大西桥镇是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核心区。该镇镇长高松表示,该镇主要以村社合一模式推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蔬菜种植面积将近达到35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青菜、白菜和大葱等等。”
蔬菜园区的发展只是西秀区全力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秀区以“四化同步”战略为统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以点带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23个省、市级农业园区(基地)生产面积扩大到54万亩,“6个万亩”示范工程基本成型,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14家、家庭农场36家,“三品一标”认证达34个,认证面积45万亩。
西秀区农业局副局长周祖林表示,该区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以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等七大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区农民增收致富、同步小康。
农户李晓莱家是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的受益者之一,他说:“上班加上种菜,我家每年有十一二万元的收入。在家门口上班,可以照管娃娃上学,老人生病也能照顾到,这种状态我们很满意的。”
去年上半年,受禽流感的影响,全国各地鸡蛋价格骤降,销售成了养殖户们最担心的事。然而,在西秀区,养殖户们的鸡蛋不仅价格不跌,还一路畅销,这得益于政府帮忙搭建的电商销售平台。
“我们有专门的人去做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消费数据来倒推我们现在应该有什么产品能与市场需求匹配起来。”贵州有村网络有限公司CEO陈之泳说。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全新的O2O模式和物流网络,能打通特色农副产品销路,为农特产品销售插上“翅膀”。西秀区的山药、金刺梨、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正通过网络飞向全国各地。
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秀的实体经济也在提质扩量。
随着中为智联、汤姆逊、翰瑞等公司相继落地西秀,从而推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器等配套端产品“安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企业落地,截至目前,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共引进智能终端企业33家,投产26家。
西秀产业园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健说:“这些企业的入驻,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仅智能终端企业,目前的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这一定程度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为西秀区形成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该区还以实施“双千”工程为契机,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出台了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着力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了全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到去年底,西秀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26.3%,西秀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成功打造了智能终端制造园中园,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31.8亿元,“千企改造”计划34个项目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3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工业在调整中转型发展。
“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立足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智能终端产业园计划引进企业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在300至500亿元。我们还将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力争用五年时间助推西秀产业园区迈入千亿级产业园区行列。”李健介绍道。(卢素梅 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卢仕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