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自1996年起,安顺和青岛跨山越海,开启医疗协作。到2013年新一轮对口帮扶开启,明确两地“一对一”结对子,两地关系不断紧密、深化、升温,23年风雨无阻。如今,来自青岛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正源源不断地入安,健康扶贫协作之花已在黔中大地上盛放。
一人难挑千斤担 万人能移万重山
针对安顺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青岛-安顺两地明确重点、精准聚焦,通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安排驻点帮扶专家轮换,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扶贫转变。
说起山东青岛,咱安顺市民并不陌生,作为青岛东西扶贫协作的帮扶对象,这几年,安顺和青岛在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了密切联系,从黄海之滨的魅力之岛再到苗岭环绕的美丽黔中,跨越山海的缘分将两座城市和上千万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信明军是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在为期一个月的医疗互助帮扶中,信主任总是忙碌,手术室、病房里总有他的身影,“医院安排我们到安顺市人民医院进行医疗互助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在安顺我们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尽全力将我们的新技术、新知识传给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们,为当地的病患服好务。”信明军娓娓说道。“安顺人和青岛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2013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安顺市人民医院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从此,两院建立起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安顺市人民医院医院不断选派医务人员到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进行中长期的进修学习,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在人才培养、学科互动、管理交流等方面为安顺市人民医院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临床科室必须开设相应的门诊,科室要注重宣传,不仅要让患者了解我们能做什么在做什么,更要让全院各科室了解,专业会有交叉,需要学科间合作,包括临床与临床之间,临床与医技之间的合作”。周建华是山东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博士,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对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颌面部显微外科修复重建、颌面部创伤、颌骨囊性病变的微创治疗及微创拔牙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第一次走进安顺,他就喜欢上了这座美丽、绿色的城市。“没来到贵州,没来到安顺的时候,脑海中总觉得这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人民生活条件差,医疗环境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但当真正踏进医院大门的那一刻,所有的担心一扫而光”。专家们感叹于西南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变化,硬件条件已经不落后于东部地区。
健康扶贫 治好病根拔穷根
此次参加青岛赴安开展帮扶的专家中还有李传峰,作为师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的学生,李传峰很重视这次的医疗互助。从指导科室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再到教学查房,每一项工作李传峰都亲力亲为。“虽然帮扶只有短暂的一个月时间,但我仍是想把更多的学科知识带给医院科室的年轻医生们,神经外科病种较单一,很多病患家庭并不了解这门学科,在医院收治病患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病患对医院的认知度”。
在即将结束此次医疗帮扶时,三位专家纷纷表示,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印象深刻,安顺的美景、安顺的美食、还有热情好客的安顺人民都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回去之后我将会带着我的家人再来安顺,让山和海的情谊紧紧相连...”
2017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安顺市人民医院签订《安顺市人民医院加入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协议》,标志着新一轮对口支援帮扶的进一步深化,帮扶合作更加全面。之后,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根据安顺市人民医院的需求,不断派出专家赴安开展帮扶,帮扶的时间也从一周变为一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
医疗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不祛病根,难拔穷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为贫困群众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框架下,青岛真帮实助、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安顺主动出击、自检自问、找准需求,两地采取多种帮扶手段,让健康扶贫措施“落地生根”,为两地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翻开了新篇章。(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桂传念)
(责任编辑: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