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谷深岸陡,在坡项的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岭丰村退牧还草示范点,置身葱茏的皇竹草梯地,四顾远处枯黄的山头,越发展现皇竹草生命力的顽强。一丛丛新绿把石山荒坡妆点得生机盎然,阵阵山风拂过,数千亩的皇竹草翻起层层绿色波浪,在崇山峻岭间,石漠荒坡上,展开一幅绿色产业画卷。
生态产业化 石山变青山
“今年的雨水明显少于往年,否则,这片皇竹草按去年长势,现在应该有2米高。”4月29日,新铺镇党委副书记朱洪鹏陪记者来到岭丰村退牧还草人工种草项目点,“皇竹草根系发达,耐旱性强过这里原生的灌木杂草,此时来看,更能显出皇竹草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优势。”
新铺镇多山,土壤瘠薄,石漠化严重,长期制约经济发展。当地农民有散养“关岭牛”的传统,但不成规模,还存在一大陋习,开春放火烧山,待长出新草供牛啃食,为此,破坏了生态,还经常发生火险。
如何既让群众养牛增收,又能保护好生态?新铺紧紧抓住“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的重大机遇,利用石山荒坡种植皇竹草,有效治理石漠化,还能提供优质饲草,探索生态产业化治理石漠化的路子。
岭丰村作为退草还牧项目点,2017年种下100亩皇竹草,到今年扩展到9000亩,不到3年时间,动力来源于村民尝到甜头,认准种草养牛致富路。
找到岭丰村农民种养业合作社负责人、村支书骆斌不容易。进养殖场的水管坏了,因为压力过大,堵了两个小时未见效,裤脚衣袖湿透,来不及换衣服,又要赶紧驾驶双排座货车去地里运回下午这一顿饲料。
“皇竹草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根茎发达,生长迅速,能长两米多高,一年收割三四茬,能产八九吨,青贮饲料一吨500元,2017年种下100亩,当年见效,收入13万元。”说到皇竹草,骆斌笑颜开,“皇竹草有个特点,种一次管收 20 年,割得越勤发得越好,草蔸在地下越长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来越好。种草养牛,我们信心足得很!”
“皇竹草还是天然的防火隔离带。” 朱洪鹏补充介绍,“开春山火多,遇到青翠的皇竹草就是迈不过。皇竹草凭其优良长势还遏制了紫茎泽兰的生长。”
紫茎泽兰大关岭多地漫延,岭丰村曾深受其害,现在有了改观。来到养殖场周围皇竹草地里,已难找到紫茎泽兰,只是在灌溉沟壑边,皇竹草未覆盖的地方还稀疏存活一些。
“新铺全年无霜,皇竹草能四季生长,这是关岭其他乡镇没有的优势,也是我们镇实施生态产业化的机遇。”镇长罗斌介绍,“全县15.8万头‘关岭牛’养殖规模,冬季饲草缺口大,我们在皇竹草生长旺季进行青贮,寒冷枯水季节,仅向全县提供青贮饲料,就将是个不小的产业。”
“用闲置多年的石山荒坡发展皇竹草产业,生态和经济都获得收益,这是大家之前无法想象。”村支书骆斌黝黑的面庞堆满笑容:“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和大家获得了收益,看到了发展,心里也就有了底气,更加坚信这条路能走通,能走好。”
产业生态化 市场前景广
岭丰村乃至新铺镇退草还牧,强化“生态”二字。
发展草业,兼顾生态治理。发展养殖,注重生态有机。
进入岭丰村种养业合作社养牛场,第一感觉是采光好通风好异味不浓。记者到过市内多个养牛场采访,感到这里环境最好。牛的粪便用水冲,收集之后干湿分离。分离后的水分循环冲洗牛圈,干物质作为有机肥袋装出售或留用肥地,实现绿色循环。。
养殖场内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活力十足,不时就会传来一阵“哞哞”声。在草料加工区域,正在粉碎新鲜皇竹草,准备下午喂食。
“我们种皇竹草不施农药,一是皇竹草本身抗病性强,不用施,二是我们的牛随时都要吃,不敢施。主食皇竹草,兼搭玉米粉,饲料就两样。” 朱洪鹏说,“全镇现在铺开退牧还草,把荒坡平整为梯地种植皇竹草,土地本身无污染,这很难得,我们还提倡种草不施化肥,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为生态养殖打好基础,实现产业生态化,提升‘关岭牛’品质。”
村民利益最大化 产业能持续
2017年12月,新铺镇政府在岭丰村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村民户头扶贫资金等400万元,指导建成岭丰村牛圈项目、成立合一的种养业合作社、覆盖全村贫困户169户637人,盈利后采用“127”模式进行分红,贫困户占70%,合作社占20%,村集体占10%。
合作社成立后迅速购进能敏繁母牛自繁自养、购进“架子牛”育肥。今年4月初,合作社售牛41头,进账61.4万元。看到空出的圈舍,骆斌有些着急,要赶紧购进牛犊,因为他正在算一笔帐:按每年出栏200头、每头牛纯利润5000元计算,年纯收入能达100万元。
岭丰村随着种草、养牛“双产业”不断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贫困户应永美在养殖场工作了2个月,缺少文化的她不善与人接触,但问及2个月来的收入,总是埋头的她还是笑了:“我每天来把草打碎喂牛,给牛圈打扫卫生,就收入100元,想都没想到过。”
应永美看到摆脱困境的希望,过去一家人仅靠种1亩多土地过活,生活非常困难,自从村里产业发展起来,她每天都有活干。在养殖场里,和应永美一样的贫困户还有3名,每人每月都有3000元的收入。
合作社还有另一套灵活的机制,即垫资把牛交给贫困户养殖,贫困户第二年起还款20%、第三年30%、第四年50%,溢价部分归贫困户。贫困户不出资,还款周期长、压力小、乐接受,已有38户农户领养了118头牛。
66岁的贫困户冯大邦2017年10月从合作社领养一大一小两头牛,合作社为其垫资21600元。今年,他家已有4头牛,4月初刚卖了1头商品牛,收益12600元。冯大邦说:“今年按20%还款,才4000多元,我都有了12000多收入,还怕还不起?感谢政府感谢合作社,不然靠我自己怎么买得起牛来养。我还动得,养牛有经验,还要干下去。”
下午4点过,合作社还在组织割草,贫困户罗吉琴照常参加,主动向记者说起她家变化:“在合作社干活,能照顾家里的老小,心里踏实。村里的皇竹草面积大,长得快,大家每天都有活干,手脚麻利些一天能有120元左右的收入。合作社发展了,我们人不闲,劳动力才能变成钱。”
骆斌介绍,每亩皇竹草平均一年要用10个工,全村近万亩皇竹草,光劳务支出一块就要100万元,这实际上将转化为村民的一项收入,退草还牧、种草养牛是好项目。(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王瑜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