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郭胜德一家七口就业记   

2019-05-26 00:00:00    来源:        

  77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郭胜德家最近喜事连连:2月份以免租一年的优惠拿下社区一间35平的门面,和老伴做起小生意;4月22号,店里有了点余钱,新添置一台冰柜……

  人逢喜事精神爽。郭胜德逢人便咧开晒得黝黑的脸庞笑开了花,说着“都是党的政策好哇!”

  建起废品收购站,儿孙有工作

  2017年11月,带着一家七口从老家猫洞乡大地村郭二组失修开裂的石头老房搬到簇新宽敞的140平米大房子里,还没高兴上几天,全家人就开始犯起了愁。喜迁新居,本是件天大的喜事,还愁什么呢?愁生计!愁饭碗!

  作为普定县穿洞街道办玉秀社区第一批搬迁入住的精准贫困户,一家子有七口人,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了,没有什么营生。老伴身体不好,儿媳妇更是患有宫颈癌。为着这个,在福州打工多年的40多岁儿子带着媳妇回到家中,预备让媳妇在安顺治病。两个二十啷当岁的孙子,只有初中文化,都闲在家里。小孙子还患有肌肉萎缩症,一米七几的个子只有70多斤!根本没法干重活。

  唯一让全家人欣慰的,就是搬来玉秀社区后,11岁的孙女儿在社区学校普定七小就近入学,学业无忧,成了全家第一个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员。

  搬进新家没多久,紧接着年关就来了。“年来了,再简单,总要置办点年货过个年节吧?”可是全家都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日子该怎么过。吃什么?用什么?愁苦无门的时候,社区送来了民政部下拨的临时救助金,每人1500元。全家七口人,总计得到10500元钱。

  郭胜德召集一大家子人,商量这笔钱怎么花。老伴建议给家里添置年货,剩下的存起来。郭胜德和儿子不谋而合,要拿这笔钱给家里人谋个差事,以后才有奔头。两人一合计,儿子之前在福州打工时还兼着收购废品,这个活计花不了多少本钱,还能帮着美化社区环境,又可以把两个孙子带动起来一起做。

  郭胜德是个急火的脾气,等不得。刚把年过完,冷得两手不想伸出袖筒子,他和儿子就在社区附近找了家简陋的私人门面。在父子俩眼里,这个80多平用三面砖墙砌起来的空间,拿来做废品收购生意太合适不过!可困难当头就给了他一炮——年租金14800元!还得添置个电动三轮车,供儿子孙子拖废品用。那笔救助金根本不够用。钱哪里来?

  家里人主张放弃,郭胜德不肯。他在心里思量开了,“废品站一定要搞起来!但是国家让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住进来还有救助金,怎么好意思再向国家伸手要?”他咬咬牙,上条件好点的亲戚家东拼西凑,加上救助金总共3万来块,和儿子把门面盘了下来,另外买了辆电三轮车。

  从此,早上6点不到,就能看见郭胜德的儿子和大孙子,一个驾着电三轮,一个坐在三轮车货斗里,到处收购废品,晚上8、9点钟归家。

  废品收购站慢慢上了轨道,患癌症的儿媳妇和肌肉萎缩的小孙子也能帮忙干点轻松活儿。每天净收入有200多元,儿子一家子的就业问题算是解决了。

  开起杂货店,老郭变“老板”

  认识郭胜德的人都说他爱折腾。按理,儿媳妇和老伴儿因为疾病享有低保,郭胜德自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也享有低保,全家低保每个月加起来有700多元,现在儿子的废品收购站也有稳定收入。77岁的郭胜德可以享享老来的清福了。

  郭胜德不肯消停。他算了笔账:儿媳妇得病4年来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目前还要经常化疗和复查。依靠报销得来的近8万元,又紧接着花在老伴身上,用作良性肿瘤割除的手术费。小孙子的病至今也花了不少钱。一家人里,有三个病号,开销都耗在医药上。哪里能有点节余呢?

  他开始琢磨寻点合适的事情,让自己和老伴有份收入,不给年轻人拖后腿。

  2019年2月,不肯消停的郭胜德听说社区的门面享有优惠政策,能够免租一年。他立即跑去亲戚家东拼西凑借钱,亲戚们知道郭胜德能吃苦,言而有信,也愿意借给他。东拼西凑到4万元,协调到社区一个35平的小门面,以一年租金签下两年协议。郭胜德的“郭记便利店”开张了。

  为了这个便利店,郭胜德说,“我和老伴真是用尽一辈子的想法”。一开始没有进货渠道,两老硬是从玉秀社区坐3路公交车再转乘普定至安顺的城际公交到安顺进货,再拖着大包小包转乘回来。“开始只有打火机、口香糖、小米锅巴十几样小东西,你看现在!”郭胜德喜不自胜逐样指给记者看,牙膏牙刷、香烛纸钱、各种香烟零食……货架也从最初自家废品店“淘宝”的材料做出的两个简陋小货架,新增中型货架一个、全钢制大货架一个。老郭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鸟枪换炮了!”

  接受新理念,老人成“达人”

  提起杂货店的经营,郭胜德坦言并不平顺。店子开起来没多久,起初多是社区里的小孩子来买买小零食之类,基本是付现金。一次,店里来了个面生的年轻人买烟,说是没有现金,要用微信扫码。老郭和老伴傻了眼,微信他们听说过,但怎么扫码怎么收钱?那可是个玄乎的玩意儿!

  眼看上门的生意跑了,懊恼的老郭马上跑去求助两个孙子,张罗着注册了微信账号。又去跑了家广告店,花20块钱做了张二维码张贴在玻璃门上。为了这个,去年8月,老郭特地换了部新手机。

  后来,银行上门免费推广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各种途径支付的二维码,老郭给摆在最大的货架上最醒目的位置。说到这个新支付方式,老郭笑呵呵扬起手机,“别个扫一扫那个码,我这里就滴的一声提示,马上晓得收了多少钱。真是太方便了!”郭胜德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店门招牌上,说是方便社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为他们送货上门。

  天气渐热后,郭胜德发现一向是店里主要收入的零食类越卖越差,这可急坏了老两口!他跑到七小门口追着那些放学的娃娃观察了几天,发现小孩子多半去吃冰棍、雪糕。老郭和老伴一合计,把辛苦攒下的钱拿出1400元,添置了一台冰柜。

  踏进“郭记便利店”,要问什么卖得最多,郭胜德肯定要拍着冰柜展示他的英明决定“冰冻的矿泉水和冰棍雪糕卖得比天还热!”

  在玉秀社区,老郭一家只是自主创业的一个缩影。玉秀社区主任陈荣富介绍“社区实际入住规模为1360户591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占1346户2606人,合计就业1346户2374人。这当中,像郭胜德家这样自主创业的有116户166人,自主创业人群还带动了部分贫困户就业。”(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高兰萍)

(责任编辑:陈婷)

责任编辑: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