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龙头企业+农户”食用菌发展模式添活力

2019-06-17 19:26:1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鲁开伟

  近年来,普定县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将食用菌作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到如今发展得有声有色。

N2 副本.jpg

  在发展过程中,普定县以2016年8月引进的龙头企业贵州昌辉农业产业链有限公司为核心,发挥企业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近三年来,该公司已建成三个生产基地、两个菌棒加工厂,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效带动农村产业聚集,极大解决周边农民就近就业问题。同时,在昌辉公司的鼓励和带领下,又衍生出了“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返租到户”的生产模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初,家住黄桶街道青山村的伍鹏琼就近在昌辉公司务工,起初,她从一个采菇工人做起,慢慢地,她试着接触打孔、翻堆、接种等食用菌种植的每一道工序,两年后的她已经完全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在该公司的支持和鼓励下,伍鹏琼在昌辉公司马官基地了承包了10个大棚,种下了5万棒食用菌。

N3 副本.jpg

  “因为我在昌辉公司已经做了两年,从菌棒生产、发菌再到出菌管理我都做过,我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技术,心里就有底了,反正都是干活,现在公司有这种‘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我觉得自己单干应该要比给公司做要更好,更能多赚点钱。”食用菌种植户伍鹏琼说道,在香菇方面,只要管理好,香菇的品质好了,市场销售和效益还是很好的。

  今年2月,在伍鹏琼自主种植食用菌之初,昌辉公司就承诺过,大棚由公司免费提供,只是投资了菌棒和菌种的一部分保证金,待菌棒出菇后,由该公司回收食用菌,统一往外销售。有昌辉公司这个龙头企业为自己遮风挡雨,不仅让初次做老板的伍鹏琼少了些担心和顾虑,还为她增添了信心。

  “昌辉公司给我提供了免费的大棚及接好种子的菌棒,让我省了一大笔钱,还有公司负责接种这个环节,我就只负责后期的管理,只要认真的管理好这批香菇就行了,我做出来的香菇,他们公司也会帮我销售。”伍鹏琼告诉记者,总的来说,我觉得投资小 风险也不大 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走进位于马官镇马官社区伍鹏琼管理的大棚,她正在大棚里为一个一个菌棒注水,为菌棒的下一步生长做足准备,她动作熟练,速度惊人。伍鹏琼告诉我们,自家种植的香菇,我承包大棚之后,首先就是打孔,打孔之后就上架,上了架这段时间,基本上要隔个把月,等香菇棒转色之后,就可以脱袋、注水,然后就生长出香菇了,按照现在的实际算,6月底10个大棚的菌棒就能出菇了,自己用心经营了数月的食用菌很快就会见成效。

  几个菌架前,架上的香菇已经生长出来,个大、圆润。伍鹏琼告诉记者,这是自己首先实验的一小批,从现在生长的情况看,出菇和长势较好,也较满意。

  眼下,看着自己精心管理的5万个菌棒即将出菇,回想起原来在公司要按时上下班的日子,伍鹏琼觉得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家人也可以再空闲时间来大棚帮忙,在经济收入上,更是翻了几番。

  为此,伍鹏琼为记者算上了一笔账,一个菌棒的话能出一斤半到两斤香菇, 卖的时候就是4块钱一斤,一个菌棒能够卖到6块钱,我把成本和务工费除掉,一个菌棒我还能赚到一到两块钱,她做了5万棒,一年的话就能赚十多万元钱。

N1 副本.jpg

  对于伍鹏琼来说,到大棚里去看看是每天必须做的事,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大棚里,没有都去摸一摸菌棒的温度是否适中,观察菌棒的颜色有没有变化,她认为,只有精心管理好自己种下的希望,才会收获成功。虽然她现在还没有种出第一批食用菌,盘算着的10来万元也还没有到手,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迈出自主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步伐,已经是踏上创业致富的列车了。

  “现在我们公司已建成三个生产基地、两个菌棒加工厂,在食用菌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管理上也不能面面俱全,现在探索‘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是在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提升动力。”贵州昌辉农业产业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喻红春说道,龙头企业+农户模式,能带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由公司免费提供大棚、菌棒给农户,派专业技术师傅指导,产品包回收,让农户免除后顾之忧,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从而增加农户收入,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作出贡献。

  目前,该公司已经7、8个有意向性合作的农户正在该公司进行技术学习,待基础知识学成后将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踏上创业致富路。(杨田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