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秀区东屯乡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先行、全民参与、紧抓宣传教育、文化惠民、文明创建、弘扬新风等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社会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镇,取得了明显成效。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突出构建“点、线、面”立体化工作网络,打出“组合拳”、唱好“大合唱”。从“点”上起步。将移风易俗作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列出“责任清单”,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班子成员各自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晰、互动联动。由“面”上铺开。认真组织各村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为主题的好家风建设活动,将“家风家训”与“移风易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家风家训鼓励、引导和督促群众践行移风易俗。
“改”“立”结合,以改促立。突出“当下改”和“长久立”并举,定规矩,划方圆。“改陋习”,围绕解决“村看村”问题,坚持村组齐上阵,对群众的情绪进行疏通劝导。“立新规”,坚持发挥农村群众自治作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严禁举办流水席等“尚俭戒奢、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章程》,并设立举报箱,上墙公示,互相监督,推动移风易俗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堵”“疏”结合,以堵助疏。突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应堵则止,应疏则导,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乡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介入,劝导督促当事人控制丧事规模,简化治丧程序。全面摸清全年各项民俗节活动,提前干预、逐个管控、全程监督,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民俗节庆简办相关事宜,从党员干部入手狠刹民俗节搞流水席宴请的陋习。“因势利导,创新载体”,以时间为轴线,围绕清明节、劳动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着力开展群众参与面广、门槛低、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的系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