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大黑村:党建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2019-07-01 16:00:1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徐芹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突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凝聚党组织力量,引领农户同步小康。通过党建引领,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充分激活农村资源发展要素,实现了家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美好愿景。


  近日,记者来到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到处山清水秀,葱葱郁郁。干净整洁的道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里的各个组,黑瓦白墙的民居互相掩映,曾经的贫困一去不复返。说起家乡的变化,村里的老党员李丕云感受很深。他说,在过去,不管男女老小走到哪里,都少不一双长筒雨鞋,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一下雨泥水到处是,没有长筒雨鞋泥巴就要裹满裤腿。

  2016年以前,大黑村还是个二类贫困村,为改变大黑村贫困的状况,2014年,大黑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脱贫攻坚工作为中心,承担了全面建设同步小康的担子,按照“绿水绕新村富裕农家,青山临古寨锦绣黑土”的发展思路,以“美丽乡村 四在农家”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为支撑,通过“美丽”创造“富裕”,为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以来大黑村不断完善通村公路、村组便道、整治民居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进村寨门、文化活动广场,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两年的奋斗,大黑村在2016年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如今家乡美了,村里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说起村里的变化,李丕云说激动地说,今年我76岁,大黑村的发展是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真的可谓是翻天覆地啊,水泥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国家各项政策补贴,现在房子亮堂堂的,荷包也鼓起来了。


  “现在吃的不愁,穿的不愁,都有保障,村里的变化,多亏了村里的干部们,晚上还有路灯,不在是黑灯瞎火的,街道干干净净的,自来水都到了家门口。”大黑村村民叶红琼高兴的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大黑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以党建为抓手,汇集党员力量,以脱贫攻坚动员会、评议会、扶贫政策宣传会、院坝会等方式,帮助群众算清收入账,同时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大黑村党支部书记李承亮说,村里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包括院坝会,群众会,田间地里的宣传,把党的阳光政策尽量宣传到每一家每一户。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都会征集群众意见,群策群力,既让群众有了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也增加了对我们基层党组织的信任。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大黑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子,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四三二一”的模式进行分红,即集体分红股40%、村民入股分红股30%、滚动发展股20%、扶贫攻坚股10%。让全体村民共享合作社发展效益,其中包括25户87人精准贫困户。同时,还结合农耕乐趣的体验感,创新发展“菜单+认种+扶贫”的田园式休闲项目,激活了乡村旅游的活力。目前大黑村已有观光果园300亩、中药材种植400亩,林下养殖蛋鸡3000羽,同时依托大黑村美丽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一到避暑季,大批来自外地的游客便会不约而同的齐聚于此,2018年,大黑村共接待游客50人次,旅游收入150万元。全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8800元增长到2018年末的11600元。

  通过抓产业,抓基础设施建设,抓绿化,街道卫生等,大黑村实现了农村美。另一方面,村集体大力发展产业,引领农户参与,通过产业带动,所有的农户家庭收入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后我们将继续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更一步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致富,实现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奋斗目标。”李承亮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徐芹)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