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顺市聚焦监督首要职责,围绕3个方面16种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持续释放执纪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1至5月,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49起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5起5人。
迅速行动强措施。出台《全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将专项整治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落实到人。整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力量,组建12个暗访督查组,采取上下联动、横向交叉、机动暗访等方式,深入各地各部门,深挖细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并督促各级党组织抓好整改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传折页、“欢迎参与监督、举报”宣传海报5000余份,到重点场所张贴和发放。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纪委监委网站、安顺日报等平台,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精准发力强监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上下结合、内外联动,确保专项整治常抓常管、成常态。如西秀区纪委监委针对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和领域,走访359户986人,发现问题23个,收集整治意见59条;紫云自治县纪委监委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县委巡察,贯穿到执纪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全过程,发现问题11个,党纪政务处分8人;普定县纪委监委针对微信群过多过滥、过度留痕及“微信办公代替深入一线”等问题,对59个部门(单位)微信工作群进行精简规范,由653个减至420个,缩减率达36%,着力为基层干部减负。
查漏补缺强整改。为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真整实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抓住“改”这个关键,清除病根。如开发区纪工委针对区国土资源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伟检查验收走形式暴露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督促开发区国土分局党组扎实开展“一案一整改”工作,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健全完善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6个制度;镇宁自治县纪委监委对巡察发现的21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专门分析,督促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整改落实,确保专项整治立行立改、改到位。(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