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马寨村“有水”了

2019-07-08 15:30:4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徐芹

马寨村位于紫云自治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5公里,东邻打联村,南抵猫寨村,西接打哈村,北靠猫场村,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毫米。近日,因为连日的降雨导致部分路基塌陷,道路两旁因为滑坡散落的泥土、石头,让通往马寨村的路并不是很顺利,经过几个小时的辗转,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马寨村。

79ffde26-a7e7-484c-a0af-31ed7c0369cf_IMAGE_1

房前屋后、房顶上、自留地里,院坝角落等空地上,总会见到圆柱型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各种水塔、水箱、水池,家家户户修建这些做什么呢?

马寨村的驻村帮扶人员陈会书告诉记者,这些“箱子”是当地老百姓的“生命之源”。马寨村四面环山,水资源非常紧缺,没有常年性小河,雨水季节涨洪水,雨停水消,生活全靠“望天水”。同行的定点帮扶该村的张瑜说,在这里,真的是“雨水贵如油”。其实这里降水不少,但是地表不蓄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了生存,过去这里生活的8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寨的村民生活用水全靠肩挑手提,牛拉马驮。

在这里民居屋顶的拦水圈都建得比一般的要高,当地农户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在雨季蓄水用的。雨季,“望天水”就是一家人的生活用水来源。旱季,降雨的减少就成了当地农民生活最大的难题。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担水”66岁的梁胜先说,这一担水来回至少半个小时,一担水那是能节约的尽量节约着用。洗衣服就得直接背着衣服翻山越岭的到有水的地方去。

就没有人想过打井吗?

79ffde26-a7e7-484c-a0af-31ed7c0369cf_IMAGE_4

“有,当地村民曾经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当地找水源,打井,可是没有成功,原想着可能是技术不行,便请专门的团队来,但还是一样的结果,打不出来。”张瑜说。

据当地人介绍,条件好点的家庭会自建一些简易的水池,但是时间长水质很糟糕,青苔横生。一些家庭就花钱去猴场镇买水,200元一车,一车5吨,节约着用,5口之家可以用半个月左右。没钱的就只有自己挑水,远近不同,近的水挑完了,就得到远的地方去,一担水远的可能要花3-4个小时。遇上谁家有红白喜事,那“担水大军”甚是壮观。

为了解决生活用水困难,2016年,当地开始了“三户一窖”工程,即三户家庭共用一个水窖,大约修建了184个。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一个小水窖的水并不能满足三户家庭在旱季时共同使用,生活用水又再一次成了问题。

2019年,在紫云自治县水务局的统筹规划下,马寨村开始了“一户一窖”工程,全村551户农户每家都将免费获建一个小水窖,预计年底全部完工,目前已经建了300多个,于是才出现了记者入村时看到的一幕。

梁胜先家今年的5月建好了水窖,老伴儿廖金凤笑着对记者说,“这回用水可方便了,就在自家门口,不用大老远的去担水了。”(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徐芹)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