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市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令狐克斌背上行囊,暂别原来熟悉的工作岗位,来到普定县穿洞街道贡达村成为了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贡达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典型的纯农业贫困村,让令狐克斌感触颇深。令狐克斌更加坚定了来到贡达村的初衷,既然来了,自己就是“村里人”,扑下身子、情系群众、踏实干事,为贡达村尽早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贡达村委会,这间特别的办公室就是令狐克斌驻村期间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此时他正在电脑前忙着整理退耕还林资料,记者一眼便看见了床头放着一本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摆脱贫困》,这是他每天必看的书籍,也是他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的信条与指引。
“脱贫攻坚路上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掉队,这是我们驻村工作的目标和使命,来了村里后,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把全村的贫困群众精准识别出来,再根据每户群众的具体情况找到帮扶措施,力争确保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期内顺利脱贫。”这是令狐克斌驻村之初的工作重点。
走访是令狐克斌了解村情的重要方式,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老干部、老党员、到一般户,来到村里后,他全都深入了解了一遍,在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和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一起研究制定了贡达村脱贫攻坚示意图,以图读贫,并制定帮扶计划。
令狐克斌告诉记者,在精准识别上,首先找准致贫原因,从基础设施、产业着手,落实“三保障”,逐一开展帮扶。
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令狐克斌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全村修建硬化通组路、连户路14.9公里,安装路灯305盏,配备垃圾箱12个,修建机耕道14.78公里,打造家庭文化中心等,全村实现组组通、安全饮水、供电、通讯信号全覆盖。
对于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和对政策的不理解,令狐克斌牵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十严禁”抓全村乡风文明建设,并多形式开展政策宣讲300余次2600余人次,有效改变“干部帮着干,农户一边看”的现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全村营造“我要脱贫”的积极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要和扶志相结合,主要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发展村级产业上,学习种养殖技术,提升贫困农户生存技能。”说到扶贫,令狐克斌总有自己明确的思路。
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产业发展是增收的重要抓手。令狐克斌对村里的地形条件、自然资源适宜发展什么产业进行了认真思考,借助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贡达村处于山区,坡度陡,4600亩土地当中,4400亩都是山地,坡度都在40度以上,适合发展山地种植,我们选择发展种植茶叶,种中药材。同时,根据村情民情,又发展了养鸡、养兔产业。”
目前,全村以1500亩黄金芽、1500亩白茶为核心,同时发展养殖、核桃、花红种植等,仅产业发展就带动就业210人,年用工量2.5万人次,年均发放务工工资180余万元,人均8500元。
贡达村村民王起飞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以前是种庄稼,山高路陡、土地贫瘠,不知道种什么能有钱赚,更不知道产业发展。现在村里种茶叶,一个月做20天工就有1000多块钱,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盲目了,更不用超心庄稼收成、肥料开支等问题了。
除了全村的整体发展之外,令狐克斌还考虑到了全村教育、医疗、危旧房等问题,只要群众有困难,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让脱贫攻坚政策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村民张思思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张思思以531分考入宁波工程学院,却因家庭贫困被迫放弃学业。
张思思的外婆郭泰秀介绍,张思思父亲过世,母亲改嫁,她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外婆年岁已高,经常疾病缠身,根本没法供张思思上大学。
得知村里来了新书记,张思思的外婆第一时间找到令狐克斌寻求帮助。了解到张思思的家庭情况后,令狐克斌立即和县工会对接通过“金秋助学计划”,让张思思获得了5000元的资助,后又通过县教育局的帮助再次获得了8000元的贷款。开学时,张思思终于拿着筹集到的学费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这只是村里众多“杂事”“难事”的一段插曲,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两年来,令狐克斌团结带领着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脱贫攻坚作战队一起打赢了这场脱贫硬仗,贡达村2018年顺利出列,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0元增长到2018年的18万元,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937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4.43%下降到2.1%,令狐克斌在工作中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村里干部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说起村里今后的发展,令狐克斌表示,自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好重点工作,凝聚全村力量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通过加强村支部村委监委建设,把村里能干事、肯干事的人吸纳到组织里来,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和合力,增强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其次加强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了,群众脱贫才会稳定。(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