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记者来到位于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办事处的落叶新村,只见一个个秀珍菇培育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一个个花椒育苗大棚内,郁郁葱葱的花椒苗长势喜人。近年来,落叶新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凤筑巢”,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村级产业助农增收。
刚走进该村的秀珍菇培育大棚,一阵菌香便扑鼻而来,在整整齐齐的菌棒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秀珍菇,数十名村民正忙着采菇、分级、打包、入库,一片繁忙景象。
“手脚麻利些一天能采两三百斤秀珍菇,大概有16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干一周活,就赚了千余元,比种什么都强!”村民田金兰开心地告诉记者,秀珍菇丰产期天天有活干,天天有钱赚。
据悉,落叶新村秀珍菇生产基地于2018年正式投入生产,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有68个大棚。“今年公司已经生产了400万棒秀珍菇菌棒,现在正式进入丰产期,每天要生产10吨秀珍菇,目前已经销售了200多吨。秀珍菇基地的建成有效的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平时能够提供30人左右务工岗位,丰产期可以解决150人务工,公司按照计件结算工资,只要人勤劳,平均每人每天100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贵州誉享八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少鹏说道。
在落叶新村的另一边,重庆睿满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茂润正在查看花椒苗的长势。去年10月,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公司到落叶新村进行考察,便被村里优质的水源和土壤所吸引,决定留在这里发展花椒育苗产业。
“当地政府建设了80个花椒育苗大棚,按照基础设施与土地入股公司,公司每年每个大棚分红690元;村合作社负责协调用水用电与人员务工;公司承担苗木成本与人工工资。”周茂润拿出务工工资册一边翻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公司落地落叶新村,最大的作用还是解决了大量的群众就业务工问题,从去年10月至今,我们以贫困群众为主,按照每天80元的工资标准,已经发放40余万元的务工工资,提供了5000余人次的就业岗位。”
落叶新村不仅将企业引进来,还根据自身情况,依托龙潭街道办的农技支撑,运用扶贫项目资金及“短平快”项目资金共计45万元,发展建设占地6亩的生态鱼塘,按照“721”利益联结模式(即产生效益后,按照贫困户70%,合作社20%,村集体10%的比例进行分红),对全村142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
“之所以选择发展生态鱼塘,是因为近年来随着贵州江河网箱的清拆,鱼的价格呈现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较好,加上饲养周期短,见效快,销售更是不用发愁。我们首批投放了2000斤鱼苗,3个月能长至7000斤,并可直接进行销售,一年能产3批,效益相当可观。同时,我们还将提供养殖技术上的支持,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的良性发展。”龙潭街道办事处科技副主任蒋灵告诉记者。(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