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 “菜篮子”满了 “钱袋子”鼓了

2019-08-08 20:25:17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陈婷

又是一年好时节,在安顺西秀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核心区大西桥镇河桥村、狗场屯村等乡间地头,这边翠绿的蔬菜正在等待收割,那边葱绿枝藤争先恐后往架子上窜,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4_副本.jpg

大西桥镇蔬菜种植基地


“那里是食用菌基地,每年产出食用菌720万棒,旁边是蔬菜深加工基地,再过去点是农产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我们的蔬菜检测都在这里进行。你再看这边架子上枝桠茂盛的是山药,有6000多亩,旁边是大葱种植基地。今年我们还进行嫁接茄子、嫁接辣椒的尝试,目前正在推广,但面积不大,嫁接的茄子大概9月份能上市。”大西桥镇镇长张凌指着基地上的蔬菜详细地向记者介绍,大西桥镇蔬菜园区是西秀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土地共有3万5千亩左右,主要种植山药、大葱、辣椒等蔬菜。基地种出的蔬菜主要通过绿野芳田公司进行销售,也有一些来自广东等地的公司在蔬菜采收季节亲自前来进行收购,市场有保障。在这里,老百姓只要种植了10亩至20亩的蔬菜,每年就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14_副本.jpg

食用菌种植基地

大西桥镇的蔬菜产业只是我市发展蔬菜种植,致富一方百姓的典型示范。夏末秋初,阳光斑驳洒落大地,安顺各地蔬菜产业欣欣向荣。

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狠抓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以振兴农村经济,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为目标。以加大招商引资和生产设施投入、不断培育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加强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为手段。全面推进全市蔬菜产业综合生产力、生产水平和销售水平的提档升级,全市蔬菜产业迅速发展。

连片种植产业兴

安顺多山地少平地,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米至1694米之间,全境海拔高度560米至1500米,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这样的地形制约着我市农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所以一个个平坦的坝区显得弥足珍贵。

为了高效发展蔬菜产业,我市在积极利用现有坝区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连片发展的蔬菜种植基地,向山区要坝区,在坝区谋发展。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2_副本.jpg

山药基地

其中,平坝区高田村实行支部引领、干部出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今年春节刚过,由村支书朱高学带头将自家祖坟迁移到村级公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带动群众迁坟212座、挖掉田埂9600多米、平整土地1475亩,为该村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当前全市5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有373个,5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有42个,50-500亩的蔬菜连片基地有331个。

截止2019年7月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累计141.12万亩(次),主要种植的蔬菜为夏(晚)秋蔬菜。其中白菜累计种植17.29万亩、生姜种植17.26万亩、番茄种植7.41万亩、大葱种植3.69万亩、黄瓜种植5.94万亩、结球甘蓝累计种植1.95万亩、茄子种植5.47万亩;低热河谷措季节蔬菜。重点布局在关岭县、镇宁县北盘江流域、紫云县火花乡低热河谷地区。目前,低热河谷错季蔬菜累计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主要品种有西红柿、茄子、黄瓜等;区域特色蔬菜。截止目前,韭黄种植9.9万亩、山药种植3.5万亩、生姜种植17.26万亩。

企业带动百姓富

在西秀区高山大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产业基地,技术人员正在在茄子种植基地进行浇灌,农户则在一旁的大葱种植基地务工,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2014年以来,高山大丰公司在西秀区建有基地500亩,配套有8000平米的连栋育苗大棚,200余亩的喷灌设施,以及占地20多亩的产地蔬菜交易市场和冷库设施。年产蔬菜5400吨,产值108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2000余亩蔬菜种植(其中1200亩为公司订单蔬菜种植),帮助农户销售蔬菜46097吨。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5_副本.jpg

工作人员正在蔬菜基地务工

而在邻近的狗场屯村,田野间一片片嫩绿随风飘摇。

狗场屯村为民果疏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程杰告诉记者:“这里是茭白种植基地,为了促进蔬菜产业多样化发展,我们在里面还养殖了小龙虾。”

程杰介绍,茭白基地养殖小龙虾是新的尝试,目前正在推广中,合作社主要围绕安顺山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大葱、黄瓜、茄子等蔬菜进行种植,2018年,总投入达65余万元,蔬菜总量达750余吨,总产值达100余万元,带动农户500余户种植蔬菜3000余亩,户均年增收3600-5000元。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11_副本.jpg

村民采收蔬菜 冯毓彬摄

“我们大西桥共引进了7家龙头企业,还发展起了为民果蔬种植合作社等大大小小的合作社,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张凌说。

而在平坝区,安顺市平坝区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的作用。

“这个叫毛节瓜,我今年把家里的12亩土地都用来种植蔬菜了,目前长势可以,已经可以开售采收了。”正在采摘蔬菜的村民徐婷群说。

据了解,2018年,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平坝天龙镇合旺村及天龙镇高田村流转的土地来发展毛节瓜、丝瓜、大丁苦瓜、香芋南瓜等蔬菜种植。除了向农户发放租地租金,该公司还联合当地新雷种植合作社进行入股资金分红,带动种植效益,2018年带动合作社分红为7.5万元人民币,带动帮扶贫困户46户。

2019年该公司实行公司引导带动农户进行自主种植,传授种植技术。现参与自主种植的农户为18户,牵动购销协议18户,种植面积达1020亩。

除了西秀区和平坝区,我市各县(区)蔬菜企业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蔬菜产业高效发展。

产销兴旺促发展

走进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毛菜入库区,记者看见务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蔬菜进行挑选。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8_副本.jpg

绿野芳田公司蔬菜挑拣现场

“根据梳理出来的市场需求‘订单’,公司向西秀区辖区合作社发出‘生产订单’,由合作社组织农户和贫困户‘点单’生产,并签订生产合同,产品由绿野芳田采取‘淡季保底价格、旺季市场价格’的方式收购后销往协议单位和市场。”绿野芳田公司介绍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公司与白泥致富、金实聚力等160家合作社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同,西秀区蔬菜面积从13.9万亩发展到32万亩,食用菌从1200万棒发展到7200万棒,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达34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

据了解,西秀区积极探索“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由区委书记带头跑市场,与上海、深圳、重庆等地606家单位签订共计12.77万吨的蔬菜合作订单。

而在安顺市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亦是一派产销兴旺的盛景。7月末,基地开始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每隔一天,有专门的直通车将产自平坝的30吨蔬菜装车,经过16个小时的运输到达大湾区的蔬菜供应市场上。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9_副本.jpg

平坝高标准蔬菜基地农户务工忙 冯毓彬摄

作为基地核心区的高田村,村民们采摘蔬菜,忙得不亦乐乎。当地群众满意地说:“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腰包鼓足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我市在省内农产品销售档口有2个,分别是贵阳石板哨地利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双龙农产品批发市场,入驻企业合作社85家;省外档口有15个,分别是广州江南市场、虎门果利来市场、珠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极大促进了我市的蔬菜销售。”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工作人员张洪泳介绍道。

811f3b6c-970a-4960-aa12-c6cd243f3167_IMAGE_7_副本.jpg

农户正在种植蔬菜

据悉,2019年我市蔬菜累计产量162.90万吨,实现产值42.24亿元。其中,销往省内量约为108.75万吨,约占总销售量的75%,主要销往本地及贵阳、六枝、水城等周边省内城市。销往省外量为36.25万吨,约占总销售量的25%,主要销往昆明、重庆、成都、上海、广州、南宁、杭州、长沙、武汉及部分东部城市。(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