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联八村:苦干实干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

2019-08-13 11:19:4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姚福进 伍水清

       8月7日,行走在联八村各自然村寨,随处可见的是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施工的场景,以及扶贫干部们精神抖擞深入村寨调查走访的身影,在这个偏远的深度贫困山村,一场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鏖战正酣。

联八村与大营村抱团发展的高床蛋鸡养殖基地,一次性解决50户贫困户脱贫。

联八村与大营村抱团发展的高床蛋鸡养殖基地,一次性解决50户贫困户脱贫。

  “通过打好‘三保障’硬仗,确保教育有希望、医疗有保障、住房能安全;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确保贫困群众有增收,解决吃穿不愁问题。”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帮助与指导下,联八村帮扶措施处处有实招,帮扶干部精气神满满,群众干劲十足,对于联八村如期实现脱贫问题,紫云自治县卫健局副局长、大营镇联八村脱贫攻坚作战队队长杨正华信心满满。

  “陈书记,这是一户贫困户挖的建房地基,为确保地基安全,这里需要建一座堡坎,预计需要2万元。”8月7日上午,杨正华对前来督查危房改造工作的大营镇党委书记陈凯汇报。

  “危房改造关系到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资金用到实处、用得合理,不是问题。”陈凯当即表态。

  紫云自治县大营镇联八村为深度贫困村,地处偏远,山高坡陡,耕地少,一直以来,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联八村的发展。全村525户23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68户1539人。截止2018年底,已脱贫127户604人,未脱贫241户93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0.04%;目前,未脱贫户中有127户存在住房不安全问题。

  “解决住房安全问题是联八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攻坚点。”杨正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紧锣密鼓,分两种方案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保障,一是借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41户贫困户到紫云县城集中安置点居住,二是剩余的86户依靠危房改造来解决。

  为推进脱贫攻坚进度,确保联八村如期实现脱贫,今年6月下旬,紫云全县下派1258名干部深入贫困基层开展脱贫攻坚驻点包保网格化前沿作战队工作,其中联八村来了14名脱贫攻坚作战队员(网格员),加上村支两委干部,联八村脱贫作战队伍增加至19人。

  “为加快推进工作进度,我们把联八村的18个村民组分为14个网格(区域),每个包保干部就是一个网格的网格长,网格长承担所辖区域的主要工作。”陈凯说,网格长通过走访了解、实地调查,自下而上发现问题,领导干部对网格长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自上而下解决问题。

联八村蚂蚱养殖大棚

联八村蚂蚱养殖大棚

  8月7日下午6点,在联八村委会活动室,记者发现除了作战队长和两名村干部坐在办公室整理当天走访的总结材料,其余16名干部都还继续留在村里走访贫困户。

  “现在联八村每户人家都交有新农合医疗保险,医疗有了保障。目前,动员贫困户危改建房、督查施工方加快建房进度,动员辍学学生新学期返校就读,防范在读学生新学季辍学等工作,迫在眉睫。”杨正华表示,住房安全是民生之基,脱贫之要,教育扶贫是断贫之根。如今联八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的工作,就是加快解决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陈凯说,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村里已完成了86户危房改造的建房选址,且都全部开工建房,预计在11月30日前,完成全部危房改造工程。

  8月7日傍晚,行走在联八村的通村、通组路上,随处可见走村串户作思想动员工作的扶贫干部的身影。

  “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也是联八村贫困的一个原因,不少家长不重视教育,也有少部分孩子不愿意读书。”杨正华说,目前,全村辍学学生有17个,有的未满16岁,就跟随亲人外出务工,针对这部分辍学的学生,他们采取思想动员的方式来解决,并把责任压实到每个网格长头上,确保让每个辍学的学生在新学期全部回到校园。

  联八村虽然山高坡陡,但都是土山,山涧有不少的山泉眼,全村家家户户都安装有自来水管,饮水已不成问题。

  据杨正华介绍,目前,联八村“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均有了解决方案,“两不愁”问题只能通过务工经济和发展扶贫产业来解决。

  “经过这次调查统计,联八村有在外务工人员,人均务工薪酬每月3000元至8000元不等。”据杨正华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大多是村里的青年人,在家的中老年人要脱贫,还得靠发展扶贫产业来带动。

  受限于地处偏远和山高坡陡等地理条件,去年,联八村采取与大营镇的大营、金龙、妹场、芭茅、打彩、关新等村抱团合作的方式,发展高床蛋鸡项目,一次性带动联八村50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建设在大营村的高床蛋鸡生产基地效益较好,每天能产鸡蛋3万枚左右。

联八村菌捧加工厂

联八村菌捧加工厂

  “联八村还与星进、大营、金龙等村抱团发展菌棒加工厂,加工厂建在星进村,菌棒加工厂目前已正常生产。”据杨正华介绍,除了高床蛋鸡、菌棒加工厂外,联八村还与大营村抱团发展建成小黄牛养殖场一个,近期将进购牛仔开始养殖。

  走访中,记者在联八村摆昭组看到,山沟小溪河道两岸,不少工人正在对之前所建的食用菌大棚进行改进作业。

  “这里建有40个食用菌大棚,因交通不便,现在改建成160个蚂蚱养殖大棚。”杨正华说,蚂蚱是食草动物,蚂蚱养殖业成本低、见效快。待完成大棚改建后,将引进蚂蚱种苗开始养殖。

  脱贫攻坚战鼓雷雷,产业一个接着一个。据介绍,联八村还种植有金刺梨1375亩,预计明年开始挂果。(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姚福进 伍水清)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