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已是初秋时节,我市西秀区蔡官镇2200多亩菊花竞相绽放。当地致富带头人倪召华在田间忙着招呼工人采摘菊花,他说:“我们以杭白菊为主,还有金丝黄菊、婺源菊等品种,这段时间天气好,又是销售旺季,每天都有十多二十人在地里采花。”
据倪召华介绍,为满足生产需要,其合作社菊花加工厂实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在位于蔡官镇王家庄村的菊花加工厂内,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们正忙着分拣、烘干、分级、包装和出货,一片繁忙景象。他们与菊花采收工人一起,抢抓时节,吹响了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冲锋号。
杭白菊种植是蔡官镇发砟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处的一项重要扶贫产业,去年种植规模达1200亩,干花产量约90吨,产品畅销广州、杭州、武汉等地。今年,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按照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战略部署,蔡官镇结合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把发砟村、王家庄村、大寨村、马官村规划为杭白菊产业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菊花种植产业,目前种植面积扩大到2200余亩。
菊花分外香,全靠养菊人。倪召华是当地菊花种植第一人,2015年,他带着从各地考察取来的“经”回到发砟村,成立安顺市奶子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试种了20亩杭白菊,菊花品质非常好,得到了业界认可,这坚定了他发展菊花产业、带领乡邻致富的决心。此后,发砟村菊花开到了周边其它几个村子,使得蔡官镇菊花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在倪召华的合作社带动下,有包含贫困户在内的60多户村民参与到菊花种植产业发展中来。
据了解,这一朵朵小菊花组成的产业,共计将当地180多户村民以种植、参与管理、采收、贷款入股分红、年底产业分红的方式利益联结起来,实现增收致富,其中,就有11名残疾人在菊花种植基地和工厂务工。
务工收入是菊花这项产业释放给当地群众的最大红利。“去年,合作社带动周边五六个村寨村民就业500余人次,盛花期一天最多有上百个工人在基地里采摘鲜花,平均每人每天收入120元。合作社能盈利,村里人有增收,我也高兴。”倪召华告诉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其合作社光工钱就开出去130余万元。
倪召华告诉记者,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目前其加工厂已有2条杀青生产线、3条烘干生产线,盛花期,工厂24小时生产,上班两班倒,需要20人左右才能忙得过来。而今年,随着合作社种植规模的扩大,菊花中药材种植加工建设项目的扩大投入,预计用工人数会达到七八百人次。
经过几年的发展,菊花种植业逐渐发展成为蔡官镇主导产业之一,如漫天星辰般在田野里盛开的菊花已成为当地村民眼中的“致富花”。蔡官镇五百亩坝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唐正江表示,下一步,蔡官镇将切实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发动更多农户参与杭白菊种植,扩大杭白菊等菊花产品种植规模,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蔡官镇扶贫产业获得更大发展,帮助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巩固好蔡官镇脱贫成效。(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