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丰收节,《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点赞了贵州

2019-09-23 10:27:14    来源: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9月23日,秋分是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此时高粱红了,瓜果飘香,稻谷归仓。

  就在今天,贵州同时登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两家中央媒体头版,这两家媒体均用较大篇幅关注贵州如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让绿水青山间种出“摇钱树”。

  9月23日,《光明日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专栏,并把《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带来绿色动力》作为了开篇文章。文中写到:今年的丰收节到来之际,贵州农民格外喜悦。过去一年,茶叶、辣椒、刺梨、火龙果种植规模都排在全国第一,农业增加值增速高居全国首位。贫瘠的贵州高原在农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得益于该省全面推进一场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为全省经济的高速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

  全文如下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解决了一系列深层次障碍和矛盾。但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还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老百姓身边事改起,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性创新,解决了民生领域许多操心事烦心事,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各项深改工作。本报今日起开设《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栏目,全面反映各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发生“化学反应”的生动实践。

  今年的丰收节到来之际,贵州农民格外喜悦。过去一年,茶叶、辣椒、刺梨、火龙果种植规模都排在全国第一,农业增加值增速高居全国首位。贫瘠的贵州高原在农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得益于该省全面推进一场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为全省经济的高速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

  用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的话来说,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由于先天不足,贵州农业分散生产、粗放低效、结构单一等问题十分突出,省委、省政府迎着困难想办法,他们认识到落后的领域正是释放潜力的地方。2018年初贵州提出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确定了产业革命的“八要素”: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全省农村对照“八要素”查找差距,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一年多来,这场农村产业革命给贵州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农民的观念。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的天龙镇土地平整、交通便捷,但常年干旱缺水,农民都种植玉米等低效作物。2018年,这个镇通过引导和鼓励,组织农民开展了“倒田坎、修沟渠”,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的激情。村民一年之内就自发“倒”出了1400多亩水肥一体化的农田,种植上了娃娃菜、莲花白、辣椒等蔬菜。年增产值1300万元,解决500余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519万元。

  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但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技术服务和培训的跟进解决了这一问题。

  “山药小分队、茄子小分队、萝卜小分队、生姜小分队……”这是一支支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专家团队,8个优势特色蔬菜品种对应8个专家小分队,由来自贵州省内30位专家和省外6位专家组成,重点对深度贫困县、十大蔬菜生产基地县和32个蔬菜生产大县等开展经常性技术指导和服务。一年多来,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贵州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8000余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3069人。让“庄稼汉”变为“新农民”。

  改变生产组织方式,从“户自为战”向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突出特点。他们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位于贵安新区的高峰镇,在浙江、上海和本地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民组成的申浙葡萄专业合作社,采取大棚栽培、大数据监测等先进技术引种了40个葡萄品种。通过研究所专家+合作社“土专家”开讲授课的培训方式,将先进技术推广至周边5村近千户农户,建成了集葡萄引种、试种、推广、培训、观光于一体的多彩葡萄示范区。

  去年以来,贵州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明显提高,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五大经济作物规模基地由2017年的3016个增加到4208个,增长39.5%。今年,他们提出以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12大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12位省领导分别负责一项特色产业。通过进行农村产业革命,贵州全省实现农民变股东496.75万人、人均增收481元,其中贫困人口125.16万人、人均增收828元。

  今天,《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走基层一线看改革落实”栏目,开篇文章关注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以《贵州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绿水青山间种出“摇钱树”》为题,讲述了如今的贵州,“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成为农民选择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些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正在加快成长。

  全文如下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走基层一线看改革落实”栏目,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采取的举措,展现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秋时节,在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口四望,漫山皆黄,金灿灿的刺梨果挤满了大小山坡,村民们脸上堆满了丰收的喜悦。

  年逾古稀的老党员任德旭没想到,“石旮旯也能长出‘摇钱树’,小小刺梨果,让村民生活实现大变样。”

  地处乌蒙山区深处的贾西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3.8%。2014年,贾西村敢于“吃螃蟹”,削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种植,改种刺梨。经过5年发展,该村刺梨种植面积达1.35万亩,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贾西之变,是贵州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创新有利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贫困省份而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既关系到贫困群众的脱贫大计,更关系到全省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认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靠传统的、常规的办法来抓农业结构调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带有革命性的举措来促使全面变革”。

  去年以来,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紧盯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在全省范围内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奋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迈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轨道,在绿水青山间种出“摇钱树”,既带动了农户增收,也推动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018年,贵州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元,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居全国之首。今年,该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调减500余万亩玉米种植用于发展经济作物。

  不种玉米种什么,产业选择是关键。贵州充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先后制定出台了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指导意见,由县确定主导产业,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对那些基础好、市场潜力大、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效作物,则整村、整乡集中连片规模化推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产业专业乡镇和村。

  在资金支持上,贵州将财政投入更多向农村产业倾斜,向绿色的、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产业倾斜,整合财政资金发挥好“指挥棒”“吸铁石”作用,引导金融和工商资本投向乡村产业。上半年,该省种植业投资同比增长29.1%,林业投资增长24.4%,畜牧业投资增长30.8%。

  农产品要带动富民增收,既要种得好,更需卖得好。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贵州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产品进机关、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单位、超市、军营“七进”活动,不断搭建农校对接、农企联盟、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平台,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基础订单。另一方面,贵州积极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既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区域公共品牌,又想方设法提升“老干妈”、都匀毛尖等既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不断走进珠三角、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目标市场,推介贵州农产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民的利益如何维护?贵州省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为统揽,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劳动力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实现持续增收。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测算,全省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相比传统种玉米,平均每亩新增纯收益3000余元。今年上半年,该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45.53万户贫困人口增收,户均增收8200余元。

  如今的贵州,“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成为农民选择产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一些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正在加快成长。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