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秀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普惠民、科技兴农、科技旺企”的创新发展理念,持续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打造好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双翼”,为全区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了强大助力。
科普惠民提素质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在西秀区蔡官中学科技展览馆内,一堂综合实践课正在展开,学生们围着“双曲线槽”“旋转的银蛋”“飞鸟入笼”等科技展示平台,兴致盎然地观察、讨论并参与动手实践。
“这些科技设备我们经常在书上、电视上见过,亲身体验之后才发现非常有趣,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蔡官中学学生张晓园对在科技展览馆上实践课兴趣浓厚。
作为西秀区第一家农村中学科技馆,在西秀区科协的大力支持下,蔡官中学科技展览馆从2018建成并投入使用, 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开放,还定期向周边村民和小学生免费开放。
对于科技展览馆的科普效应,蔡官中学老师叶晓晶评价道:“中学科技馆的投入使用,不仅激发了农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极大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也成为促进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一根杠杆。”
相较城市,农村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区域。为此,西秀区整合力量在全区193个行政村成立了科普组织,配备了专兼职科普员,及时为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此外,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卫计、科协等多家成员单位通力协作,结合群众所需所求,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科技下乡进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入千家万户,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从送钱送物到送项目送服务,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从政府“配餐”到农民“点餐”……20年来,西秀区科普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增强。
如今,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下,西秀区科普活动覆盖面超过常驻人口的90%以上,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厚植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沃土。西秀区也因此连续获得2011—2015年度、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国字号招牌。
“近年来,西秀区对五类人群的科普工作成效明显,针对青少年和城镇居民的科普工作成效尤其显著。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农村人口科学技术水平为目标,大力补齐农村科普的短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西秀区科协副主席罗景森说。
科技兴农促增收
“我们以前搞农业靠土办法,效果很差。现在,我们用科技发展辣椒种植业,既增产又增效,脱贫致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西秀区杨武乡杨武居委会村民杨崇高说,如果还是按土方法来栽辣椒的话,一亩可能只产一千多斤,但今年借助宣传、培训,他掌握了辣椒种植新技术,使辣椒亩产达三千斤左右,他感慨道:“科学技术对我们来讲,真的非常实用,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在做好科学普及的同时,西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国庆前夕,坐落于西秀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贵州高山大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科技实验大棚内,公司生产部经理王继勇正在为当地村民传授漂浮盘育苗技术,这套技术相对于传统育苗技术而言,能够为当地菜农增加一倍以上的经济效益。
参加技术培训的大西桥镇蔬菜园区菜农刘文珍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她说:“以前我们老百姓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农业科技条件,种田地是凭经验积累、看天吃饭,现在有了新科学、新技术,农业生产有了大保障,增收致富也成了现实。”
除了先进的漂浮盘育苗技术外,高山大丰公司还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适时引进高温闷棚、滴灌喷灌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因为插上了“科技翼”,大丰公司农业年产值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还示范带动当地农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1100元。
高山大丰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正是西秀区集聚政策、技术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普惠于农、通利于企的真实写照。正是有了政策和技术的大力支持,高山大丰公司积极依托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才实现了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科技创新一直是我们企业的核心所在,西秀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们,在科研教学、科技投入、创新激励和技改扩能方面全方位支持我们科技创新,这也正是我们农业科技型企业最为看中和需要的。”王继勇说。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目前,西秀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集聚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33家,产值达36亿元以上。园区呈现出产业不断集群、企业快速壮大的良好发展局面。
科技旺企助发展
科技兴农亦兴企。在安顺惠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工程师李林祥正在研发一款全自动炉具控制器。
李林祥指着一块电路板介绍道:“有了它,我们的炉子就可以从以前的手工点火、手工加料,完全转换成全自动点火、自动加料,实现智能化操控。”
从最初的销售家庭小炉具,到研发出微电脑控制进料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炉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到拥有五十多项发明专利的高科技企业,惠烽科技公司的成功秘诀就是科技创新。
“因为国家的强大,国家科技的提升,加上区委、区政府对我们小企业的支持,我们企业才有今天的发展。”安顺惠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说。
正是植根于西秀区这块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沃土上,诸如高山大丰公司和惠烽科技公司等企业,在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才会乘风破浪、一路辉煌。
多年来,西秀区不断整合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发挥政策驱动效应,在创新型企业培育、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关键因素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在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西秀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西秀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西秀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奖励补助办法(暂行)》等文件,大力支持辖区企业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为破解企业资金短缺难题,西秀区还加大科技金融有效供给,在2006至2019年间,先后争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45项,投入共计13586万元全力支持辖区企业发展。仅2018年,西秀区科学技术投入就达到了10846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37%,是2009年的十一倍。2018年,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已达90.9%。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机也”。如今的西秀区,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民科学素质成效显著;创新主体加速培育、创新平台快速崛起、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已然成为驱动西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
“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政策扶持、技术攻关和人才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主题教育总要求体现在技术创新、脱贫攻坚和产业革命的科技实践中,凝聚科技力量,亮出科技底色,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向前跨越发展。”西秀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管灏说。(赵文全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