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花江镇:群众安居乐业话幸福 社区抓实党建促发展

2019-10-15 10:36:1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高智

  金秋十月,走进关岭自治县花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社区,黄棕相间的崭新楼房,点点葱郁的青绿植被,随处听到的亲切问候,洋溢满面的喜悦笑颜,无不充斥着幸福的滋味。

花江镇幸福社区

花江镇幸福社区

  今年4月11日,幸福社区正式启用,来自花江镇27个村和普利乡的235户1142名搬迁群众相继搬入社区,真正告别了昔日的“穷山沟”,住上了新房子,开启了新生活。

  “花江镇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具体抓手,真正把扶贫‘扶’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花江镇党委书记白忠明如是说。

  “原来在老家住了30年的旧房子,是屋外下大雨,屋头下小雨,8口人住在一间大通间,居住实在不方便,后来就用竹子编成隔栏隔成几个房间。”来自花江镇前锋村的脱贫户周连地指着家中的新旧房对比照向记者介绍着,“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与她的交谈中得知,周连地家分得100平方米和60平方米两套住房,并且获得2000元的搬迁补贴。

  “你来看这四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的大房子!”周连地正领着记者参观新房,房外便响起了学校的下课铃声,不一会儿,她的四个孩子便蹦蹦跳跳的回到家中。

  “娃娃读花江镇中心小学,离家就几百米,近得很。”

  “那搬到这里,收入有保障吗?”

  “今年8月份我正式到社区工作,担任居委会干部、社区文书,除了日常的文字资料整理等工作,还负责一栋至三栋的各项事宜。家门口上班不仅能够照顾老小,每个月还有2300元的工资,生活是越过越有盼头。”

赵福江与社区干部在家中交谈

赵福江与社区干部在家中交谈

  来自木工村的赵福江,搬迁到社区后老家的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发展花椒产业,自家也种了4亩。“平日都是在外打工,收花椒的时候才回去。”说起搬到社区后的变化,他有说不完的话。

  “原来我们两口子在外打工,老人就在镇上租房子照顾娃娃读书,这心里总记挂老小的生活情况。如今两个孩子在花江一小读书,离家就800米。住房也从漏风漏雨的老瓦房,变成了100平方米的新楼房,社区门口就有卫生室,老人孩子有个小病小痛,家门口就能就诊,还能享受一站式报销。交通还很便利,出门就有公交车。”对于现在的生活,赵福江感到十分满足。

  绕着幸福社区走一圈,记者看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事点、警务网格室、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乡愁馆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社区建设在镇上,群众的生产生活极为方便,同时社区内部的各种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备,能够很好的服务搬迁群众。在就业方面,我们将对外输送与内部解决相结合。对外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或推荐就业扶贫车间;对内开发公益性岗位,同时根据搬迁群众特长组成劳务队,由社区牵头,进行务工工程匹配。”幸福社区负责人吴兴凯向记者介绍,通过一系列的就业举措,保障了搬迁群众“一户一就业”,无“零就业”家庭。

幸福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幸福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幸福社区今年5月成立党支部,并于7月从搬迁群众中选举出党支部书记。“社区党支部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强化主题教育学习,把‘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抓手。”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正坤说道。

  “你别看现在社区环境干干净净的,刚刚搬迁来的时候,群众生活陋习还很多,总会出现乱扔乱丢垃圾、楼道上堆放杂物、高空抛物等不文明现象。为了改变搬迁群众的生活习惯,社区干部们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小力气。”吴兴凯说。

  “首先居委会制定居规民约约束搬迁群众的行为习惯,同时,党支部从24个单元内选出24个有公德心、责任心的群众担任楼长,达到了党组织引领,搬迁群众自治,干群合力协作的效果。8月份还启动了社区道德超市,搬迁群众通过志愿服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参与社区建设和热心于社区的公益事业等方式获得积分,用积分在超市兑换等价的生活物资。通过‘以分换物’的激励管理方式,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吴兴凯介绍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五个体系’的要求,强化完善社区建设,并围绕主题教育抓好抓强党建工作和服务工作,加强网格化管理,以‘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为社区发展目标,更好的服务搬迁群众。”吴兴凯如是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