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桐上村:践行主题教育使命推进产业富民

2019-11-01 17:38:5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镇宁自治县募役镇桐上村,全村436户1462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2.76%,曾经是国家深度贫困村的桐上村,在脱贫攻坚号角声中,慢慢蜕变,从2014年底尚有建档贫困立卡户94户3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71%,到现在已脱贫88户30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64%。

  “党建凝心、苦干实干、利益联结、抱团发展、共同富裕。”驻村第一书记王文才这样总结桐上村蜕变的原因。

镇宁募役镇桐上村

  “八个一” 突出桐上特色

  “花山组因为大水冲击导致树叶堵塞水源,目前管道出水量很小。我准备省吃俭用节约出一个月的工资,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争取过年前再为花山组增加一根进水管!”10月31日,记者来到桐上村,村里正开展“我向党组织作报告”主题学习报告会,村主任卢帮英掷地有声的发言,赢得党员干部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上,每个党员把所负责的村组当下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交流,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向党组织、向全体党员谈与群众交流所得、谈了解到的群众困难、谈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认识等。

  此外,桐上村以“强化每周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上好一次专题党课”“开展好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创设一面党史文化墙”“举行一次学习报告会”“开展一次意见大征集”“开展一次问题清单化整改”“开展一次亮身份活动”的“八个一”形式,创新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

  走进党员罗辉家,迎面看到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共产党员之家”。罗辉是村合作社管理员、后备村干部,管理着村合作社的财务和生产。罗辉说,“有了这块牌子,一方面方便群众监督,另一方面,每天自己进出家门都看到它,时刻提醒自己铭记党员身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党员家庭醒目处悬挂“共产党员之家”的牌子,是桐上村“开展一次亮身份活动”的其中一种形式。村里还通过设立党员信息墙,把全村28个党员身份亮出来。“如此一来,促使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勤务员身份,自觉与普通群众区分,自觉在遵守村规民约、调解邻里纠纷、村容村貌整治、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等方面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晾晒接受群众监督。”村支书罗豪介绍。

镇宁募役镇桐上村1

  兴产业 跑出桐上速度

  蜜蜂嗡嗡声响,十月深秋,桐上村的蜂蛹开始育苗。另一边,新引进的瓜蒌种植项目正在火热洽谈中,选在10月31日这天签约。

  据悉,蜜蜂养殖产业将以公司统一育苗、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的三统一模式惠及200户农户。而种植面积3000亩,投入资金2016万元的“短平快”瓜蒌种植项目,将以“国有公司+合作社+民营公司+农户”的益联结模式,第一年就可产生劳务费用400万元,可实现每年200户贫困户脱贫。

  2017年,桐上村600亩蔬菜种植基地兴建起来。村干部四处跑销路、找订单,把蔬菜销往广州、重庆、湖南等地。2018年合作社实现产值200余万元,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获得收益80余万元,有力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现在我们两口子在蔬菜基地打工,一年能有3万多的工钱呢!”建档立卡贫困户陈福祥一家五口人以前靠自种传统的玉米和水稻,一年收入不到万元。如今,靠着务工收入,陈福祥家脱了贫。

  在桐上村,带领群众致富一直是党员干部铭于心、担于肩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我们村已形成以蔬菜产业为主、蜂糖李种植、泥鳅养殖、民族服装加工等产业为辅的产业群,但带领群众致富永远是进行时。我们做好原有产业的同时,还在不断思索怎样把产业富民的路走得更稳、更好。”王文才说。

镇宁募役镇桐上村2

  抓党建 凝聚桐上力量

  “你身体健康,靠着自己的努力挣出一份家业来,不要让别人小看你了。”在包保贫困户王令明家,罗豪亲切地拍着王令明的肩膀称赞,王令明挠了挠头,略有些不好意思。王令明是村里目前6户未脱贫贫困户之一,他的妻子有心脏病无法干活,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就压在王令明身上。但之前他每天都游手好闲,混日子。

  罗豪先是给王令明的妻子安排了低保,又时常上门鼓励王令明,还给他安排了蔬菜种植基地的工作,每天上门监督他去基地务工。一段时间下来,每天拿到工钱、得到家人和支书赞扬的王令明浑身充满了劲儿。趁热打铁,罗豪又给王令明联系到村建筑队工作,让他在蔬菜基地闲时也有收入。

  “有了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已经能攒下钱来。年底就要把房子全部粉糊一遍,好好过个新年!”王令明高兴地说。

  扶贫先扶志。对于像王令明这样的贫困群众,党员干部为他们想法子、铺路子,但要让贫困户自己依靠双手去拼搏致富。

  对群众,桐上村通过文明实践站、农民讲习所、上门走访、院坝会、小喇叭等形式加强对各项政策红利的宣传,加强与贫困户交心谈心,打开贫困群众的“心灵之窗”,点燃“我可脱贫”的希望,做到从思想深处扶志,从思想深处扶贫。

  对党员干部,桐上村着力在“双向培养”上下功夫,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或优秀党员培养成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一支本土化、带不走的扶贫队伍。目前2名村干部、5名党员已成为致富带头人,1名优秀党员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如今在桐上村,党员干部上下一心为村子的发展朝一处使力。村民韦辉返乡,自筹20余万元建成占地15亩、投放近100万尾的泥鳅养殖场,他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成功实践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兰萍)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