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系列报道之二】调整坝区产业结构 助力贫困群众快速增收

2019-12-03 11:03:1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伍水清 姚福进

时值冬季,寒意来袭,正值农闲时节,而在紫云自治县各个乡镇的农田坝区,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一个个规范化的现代坝区里,蔬菜正吐着新芽、冒着新绿,诉说着变化,孕育着希望。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坝区是农村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今年9月以来,结合紫云实际,紫云自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提升两壮大”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短平快”蔬菜产业,确保贫困群众实现快速增收,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土地整合  变分散耕种为规模经营

宗地坝区村民栽种甘蓝

整合土地,是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在农村,这恰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因此,如何整合土地,成了坝区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首要问题。

“农民手中的土地是他们生存的根基,从他们手中流转土地,关系到生计,自然很谨慎。”紫云自治县坝羊镇党委书记王杰指着眼前的一大片蔬菜地告诉记者,在土地整合之前,村民们在土地上种植传统庄稼,虽然零散种植、效益低,但农民种出的庄稼多少有点收益,能解决温饱,农民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不肯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

猫营牛场坡坝区村民栽种甘蓝

这里是坝羊镇红院坝区,引进了紫云自治县红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高标准示范坝区。今年10月启动建设时,首先需要土地流转,许多农户不愿意,他们担心自己耕种多年的土地,交给他人种,自己没有了收益。

为此,按照紫云自治县推进蔬菜产业采取的县级统筹、部门主抓、乡镇主推、村级落实的工作机制,坝羊镇成立了坝区蔬菜产业发展专班,与红院村的1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组,与群众开院坝会、动员会,不分白天黑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针对疑虑,工作组仔仔细细和群众一起算了“经济”账:种植一亩蔬菜至少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相比之前种包谷,每亩几百元的收入翻了两三倍;农民每天在产业基地上务工,每天收入80至100元;蔬菜产生效益还可参与分红。

账算清了,土地很快完成了整合。不到一个月时间,红院坝区整合农民手中土地1639亩。目前该坝区已经种植菜心1000余亩,甘蓝500余亩。

四大寨落城村村民收割菜心

红院坝区的土地集中流转,只是全县坝区通过土地整合推进坝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县坝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合工作的有力推进,为坝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明昌介绍,全县500亩以上坝区共15个,面积22226.1亩,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21062.52亩,已种蔬菜(佛手瓜)、食用菌和菌草等作物5349.5亩,今冬明春坝区种植甘蓝10799.83亩,菜心3533.58亩,食用菌540亩,中药材536亩,菌草917亩,全县坝区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龙头企业引领  加快坝区农业提质增效

猴场镇尅座坝区村民栽种菜心苗

坝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规模上来了,如何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紫云自治县在推进坝区产业发展过程中,推进“村社合一”建设,按“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把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加快农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日前,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尅座坝区,地里的菜心吐着新绿,10余名农民冒着严寒,忙着采收,一片繁忙的景象。

“公司采取育苗栽种的菜心,栽种下去后45天就可以收割。”站在蔬菜地里,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通云说,引进专业的农业经营公司后,菜苗采用大棚培育技术,缩短了菜心的生长期,增加了经济效益。

板当镇硐口坝区村民在地里耕种

杨通云说的公司是紫云自治县红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由紫云籍长期在宁夏从事蔬菜种植的能手陈万返乡创办,重点以火花镇、坝羊镇、格凸河镇、猴场镇等乡镇为核心建立蔬菜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其它乡镇(街道),示范带动全县蔬菜种植。

“农民一般上午管护,下午收割,傍晚装车运往广州、东莞,蔬菜不愁销路。”据红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万介绍,产业选择时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种植环节,每个坝区他们都派了专业的农技员负责蔬菜种植,在销售环节,则有专门的营销团队负责市场拓展,确保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五峰街道办村民栽种香港大红葱

当前,在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紫云县在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的同时,还组建了县级国有平台龙头企业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资源,进一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全县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统一培训和统一管理要求,实行现代农业技能培训、管理模式全覆盖,确保坝区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坝区产业体系。”据刘明昌介绍,县级平台公司采取“公司储备物资—村合作社组织生产—公司统买统卖”的方式,县、乡、村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由公司统筹采购种子、种苗、肥料、地膜等物资,村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开展蔬菜育苗、翻犁、移栽、管理及采收,确保蔬菜产业落地见效;蔬菜投产,再由公司统一搭建蔬菜产品外销平台,负责市场销售。


完善利益联结  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坝羊红院坝区村民给菜苗施肥

时下,正是冬季蔬菜抢种时节。

在板当镇的硐口坝区。多年以来,这里以种植低效的传统农作物为主。

然而,就在这个冬天,硐口坝区700亩良田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起了“蔬菜产业”,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

“硐口坝区主要种植莲花白菜和大白菜两个蔬菜品种,”板当镇硐口村副主任王建说,为激发村民的干事激情,硐口村采取包工的形式来种植,翻地每亩155元;整地、施肥、盖膜、播种等流程每完成1亩的薪酬是400元,村民可组团式来完成。

“ 我们8个人一组,从整地到播好种,一天共完成了3亩多地,每人能拿到150元钱。”在地里干活的村民马小秋笑着告诉记者说,包工虽辛苦点,但划算嘛!

猫营黄土坝区村民栽种菜苗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猫营镇黄土村黄土坝区。“为激励群众的干事激情和推进栽种进度,合作社采取包工的形式来种植。”黄土村党支部书记王应华说,农民翻地加上盖塑料膜每亩240元,栽种蔬菜每亩140元。
  “我们这个组9人,每天预计能栽种4亩多地,每亩140元计算可获得640元钱,每人至少能拿到70元薪酬。”黄土村村民张国香说,在家门口每天都挣到钱,心里很满足。
  在紫云自治县,还有很多农民和马小秋、张国香一样,依靠村里发展的蔬菜产业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

猴场镇尅座坝区喷灌浇水

发展坝区蔬菜产业,农民务工收入只是多种收入中的一种。

据刘明昌介绍,目前,全县坝区均采取“资产收益”扶贫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即项目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包括生产资料投入的资金)归村集体所有,采取有偿经营使用方式租给坝区经营主体使用,每年按资产投资的0.5%缴纳租金,实行二次分红,70%用于建档贫困,30%用于村级事业发展壮大;或采取投资量化到户,项目正常运行后,按利润的7:2:1模式进行利益分红,其中:70%的利润用于贫困户,20%用于村级合作社发展壮大户,10%用于鼓励在坝区务工贫困户。

“换句话说,农民除了务工收入,每亩地流转到合作社,最低可收入800元土地租金,坝区蔬菜产生效益后,还可参与收益分红。”刘明昌向记者解释道。

紫云自治县县委副书记、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陈德国介绍说,产业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全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坝区土地,建蔬菜产业基地,真正把村集体、企业和农民三者“串”起来,激活各种生产要素,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实习记者 张江隆)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