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之二 】“搬”进美好新生活

2020-01-06 11:03:4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关岭,抬头是山,低头是山,绵绵不断的大山,造就了“索岭山城”。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部分山区群众生存环境恶劣,靠山难吃山,山上都是荒岩石,不能换钱。山货运不出,产业起不来。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1

2016年至2018年三年时间,关岭共完成易地搬迁22140人

告别穷山沟,走上小康路,这是许多山里人的夙愿。

树挪死,人挪活,迁出深山天地宽。从2016年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在关岭自治县打响。干群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啃最硬的骨头,索领山下,一曲壮歌浩荡。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三年时间,关岭共完成易地搬迁22140人。目前,全县所有项目均已全面竣工,搬迁入住率达100%,提前两年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搬迁安置建设任务。

精准安置,确保搬迁户“搬得出”

冬日里,记者来到安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搬迁才半年时间的王庆录一家,已经适应了县城的新生活。

“搬到城里,房子是装修好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再也不用起早摸黑,周边还有医院,生活完全变了样,感觉很幸福,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谈起搬迁后的生活,王庆录幸福感满满。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27_LOW_0_副本.jpg

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一角

安居是乐业之本。易地扶贫搬迁,首先要精准选址。关岭,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平地少,选址太难,工作难度大。

“以岗定搬、以产定搬,要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在搬迁过程中,关岭自治县根据现有公共资源、可就业岗位、可脱贫产业合理确定安置选址和安置容量及建设规模。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26_LOW_0_副本.jpg

同康社区安置点

比如百合街道同康社区安置点,选址在关花大道旁,属新城发展规划区,同时配套建设物流园、国际商贸城等,交通设施便利,城市配套设施完善,不仅能确保搬迁群众生活便利,还能稳定就业。整个项目可以安置2048户8312人,为安顺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花江镇、新铺镇、岗乌镇……关岭有多个石漠化严重的乡镇,地处大山沟壑之间,土地稀少贫瘠,且分布区域相当分散,牵涉搬迁群众多,搬迁任务重。

为确保“应搬尽搬”,关岭自治县最先从“精准安置”着手。

推行“先定区域再定人”的高精度识别方法,将搬迁区域锁定在偏远、地质灾害频发、资源匮乏区等深度贫困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

同时,关岭从精准识别对象入手,严把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的“帽子”戴在该戴的贫困户头上。

除了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关岭的扶贫搬迁还有一项“精准”,即城镇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0平方米。

“以‘区域选择精准、对象确定精准、政策落实精准’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战的‘精准靶向’,切实让深山区、石山区等‘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地区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关岭自治县生态移民局副局长陈自堂说道,“精准选址,精准安置,关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安心。”

据来自关岭自治县生态移民局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全县实际完成搬迁入住4691户221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65户19771人。搬迁对象覆盖全县12个乡镇(街道)。

精细服务,确保搬迁户“稳得住”

走进关岭自治县花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社区”,黄棕相间的崭新楼房,点点葱郁的青绿植被,搬迁户洋溢着满面笑颜,无不充斥着幸福滋味。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20_LOW_0_副本.jpg

幸福社区安置点

来自花江镇木工村的赵福江,他的两个孩子今年读小学。住进新家的他,不知道怎么办理手续,于是来到了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求助。

“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帮助我协调了学校,他们的服务很是周到。”如今,赵福江的两个孩子在花江一小读书,离家就800米,方便得很。

“来到镇上,住的房子从漏风漏雨的老瓦房,变成了100平方的新楼房,社区门口有卫生室,看病还能享受一站式报销;出门就有车,交通很便利,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党和政府。”赵福江说,搬到镇上,住房环境获改善,教育医疗有保障、交通出行便捷,搬迁后的生活过得很安稳。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同康社区搬迁户李可坤的身上。今年6月份,李可坤带着一家人从新铺镇藏龙村搬到同康社区,虽说住进了新房子,开始了新生活,四个孩子的读书问题却成为了他的心病。

“没想到新修的县三中离新家仅百米远,”李可坤说,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如今四个孩子均在县第三中学就读。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12_LOW_0_副本.jpg

搬迁群众正在县第三中学为子女报名就学

关岭自治县第三中学是关岭县委县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易地扶贫搬迁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而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校规划规模为2200人,完全能够满足同心、同康两个大型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子女就学。

据陈自堂介绍,为做到“精准服务”,确保搬迁户不仅能搬得出,还能“稳得住”,关岭自治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后续工作“五个体系”要求,努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优化安置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同步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儿童之家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把集中区建设成为新型社区。

有了基本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如何解决搬迁群众生活之忧?加强基层党建体系建设,成立社区“党员先锋服务队”,正是关岭自治县推行点对点精准服务的举措。

据了解,“党员先锋服务队”是每个安置点成立的服务型团队,专门解决服务搬迁群众医疗报销、民政事项办理、子女入学等问题。

“搬迁户遇到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我们。”同心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朝芳说,通过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确保群众所需所盼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切实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生活顺心。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7_LOW_0_副本.jpg

搬迁群众正在超市内购买生活用品

同时,注重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关岭自治县为每个安置小区配齐了网格员,每栋楼配有楼长,网格员与楼长均由每个单元的群众进行自选,选出有公德心、责任心的群众担任,达到搬迁群众自治,于此同时,开发保安、保洁和公用设施维护管理人员等公益性岗位,均从搬迁人员中择优聘用,调动了搬迁户共建家园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稳定就业,确保搬迁户“能致富”

同心社区的扶贫车间里,来自搬迁户李朝艳正在忙碌。两年前,李朝艳还是花江镇的一名农民。2018年搬迁后,他参加了安置区针对搬迁户举办的招聘会,成为了一名工人。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6_LOW_0_副本.jpg

搬迁群众在社区扶贫车间工作

“以前我们都是外出务工,照顾不到家里的小孩和老人,现在搬到同心社区后,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事情做,收入也还可以,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非常好。”李朝艳开心的说道。

据了解,同心社区扶贫车间是关岭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长顺服装加工厂,专门为社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题、增加农户收入。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4_LOW_0_副本.jpg

搬迁群众在社区扶贫车间工作

“车间采取公司与合作社(社区的模式)加工生产,公司提供技术、原材料、还有一定的设备、基础设施,工资由公司发放,社区提供一部分机械设备,目前在车间务工的贫困户有30多人、非贫困户有20多人,全套设施设备完成以后,能容纳200多人就业。”扶贫车间厂长陈克松介绍道。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奔小康才是目的。

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套新房、换一个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从此走上脱贫致富路。

为了解决群众就业发展问题,关岭自治县始终坚持把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易地搬迁工作“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统筹各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强力推进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不断提升就业技能,通过“四个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组织化劳务输出一批、强化产业配置解决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等方式,完全实现“培训全覆盖,一户一就业”。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33_LOW_0_副本.jpg

党员干部与老人孩子吃饺子

同康社区是目前安顺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百合街道办事处建立“一户一册”“一人一档”培训就业档案,根据搬迁群众意愿,采取劳动力向外输出、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结合的方式,开展就业服务,组织在家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达2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达300余人。

“我家是今年从上关镇落哨村搬迁到社区,目前我在社区做保洁工作,工资很稳定,加上儿子在外务工,一家人生活完全能够保障。”搬迁户冯朝良说道。

同时,百合街道办事处组建了就业专班,并于今年6月份成立关岭自治县百众信合劳务分包有限公司,就业专班负责摸底提供就业数据,公司负责收集岗位,组织群众输往就业点,齐心协力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难题。目前,同康社区实现了就业创业3648人,保障“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同心社区、同康社区只是关岭自治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一个缩影。

截止目前,全县1000人以上的5个安置点均建扶贫车间,1000人以下的坡贡镇康和、断桥镇扒子、岗乌岗联坡背后3个安置点建设有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600个以上。针对特殊困难群众,全县14个安置点均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兜底解决就业增收,如今全县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均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

8C93111F-967B-484C-87AA-5AABD7009A27_IMAGE_2_LOW_0_副本.jpg

百合街道开展文体活动 丰富搬迁群众生活

“搬出来”需要决心和勇气,“稳得住、能致富”需要用心用力。关岭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兑现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人人脱贫致富奔小康!(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范成荣  伍水清  高智  文/图)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