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0-01-07 14:10:3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6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39.38亿元和1034.0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10.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

  ——一年来,我们尽锐出战攻堡垒,脱贫攻坚再创佳绩。

  以“五抓五强”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开展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奋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四个已摘帽县(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关岭自治县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紫云自治县各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155个贫困村成功出列,全市减少贫困人口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3%,取得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产业扶贫纵深推进,辐射带动 15.85 万贫困人口增收。全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收官,涌现出西秀彩虹社区、镇宁谐美社区、紫云城南社区等搬迁安置样板。塘约经验”推广覆盖率达100%,打造了西秀大坝村、平坝高田村、普定新中村等样板村。“兵支书”等脱贫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青岛市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4亿元,宏达塑胶、熊猫精酿啤酒等“青企入安”项目加快建设,青岛市8个区(市)与我市7个县(区)开展结对帮扶,对我市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积极稳妥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未发生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排名全省第3和第2。

  ——一年来,我们强力治污护生态,美丽安顺更加出彩。

  完成生态红线划定,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20.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29.39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41.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颁布施行。开展中心城区扬尘、燃煤锅炉、尾气治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实施,绿色动力二期项目建成投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率达80%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稳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7批共258个,总投资665.18亿元。全市83个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获信贷资金206.52亿元。完成交通投资51亿元,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即将运营,紫云至望谟高速建成通车,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34.7公里、县乡道路面改造工程275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327公里。完成水务投资22.4亿元。完成电网改造投资6亿元,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100%。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小康行动投资7.76亿元。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兴产业,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九大农业主导产业和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初步建成以西秀、平坝为核心的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培育形成普定韭黄、镇宁小黄姜、关岭牛、紫云红芯薯等“一县一业”种养基地。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累计建成39个省级农业园区、74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4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4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加快实施,形成了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等百亿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以全域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重点旅游建设项目35个,黄果树、龙宫、格凸河等景区提档升级。全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3%、19%。金融业加快发展,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10.5亿元。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补短板,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新型城镇化“一分三向”安顺模式深入推进,“1+N”镇村联动覆盖率达87%,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42.5%、51.25%。城市“双修”加快实施,全市新增绿地517.9公顷、绿道28.15公里、绿廊40.25公顷。启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示范小城镇“8+X”项目197个,新增示范小城镇5个。11个村庄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小河湾村入选“2019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增活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举措,为各类社会主体减税降费35.07亿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开办时限、证明事项进一步压减,“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1%,占比在全省持续领先。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持续推进,普定县焦家村被评为2019年贵州省农村“三变”改革示范村。预计全年新引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61.09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

  ——一年来,我们全心全意谋福祉,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2019年“十件实事”全部完成,解决了一批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难题。12345政府服务热线正式开通运行,畅通政民互动渠道,有效回应群众关切。

  ——一年来,我们驰而不息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2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44件,满意率100%。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务效能不断提升。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力争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左右、10.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重点、攻难点,全力以赴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着力巩固脱贫实效。深入实施“四个聚焦”,持续深化“五抓五强”,开展贫困人口筛查,上半年“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全部解决到位。深化与青岛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用足用好航空工业、南方电网等企业帮扶资源,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已经摘帽的县(区)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关岭顺利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紫云完成脱贫摘帽,所有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抓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讲好脱贫攻坚安顺故事。

  着力推进产业革命。围绕“八要素”,聚焦“四个一”模式,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县为单位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建成12个样板坝区、54个达标坝区。大力发展九大农业主导产业和林下经济,壮大“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建成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核心区5万亩。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打造普定韭黄公共品牌,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家以上、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家以上。推动农产品“七进”和“安货出山”,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增加值增长6.5%左右。

  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扶弱帮困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三权”促“三变”改革,巩固提升“塘约经验”示范推广水平,宣传推广“兵支书”等经验做法。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升级版建设,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等配套设施,改变农村群众生活习惯,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坚持抓项目、稳增长,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项目基础。抓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谋划。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投融资机制。扎实做好项目落地前期工作,清理盘活存量土地,规范项目建设手续。

  强化项目招商。聚焦我市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九大农业主导产业和我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重点工程,狠抓产业链配套招商。瞄准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优强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乡情友情亲情招商。全年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00亿元以上。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和激励机制,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强化项目推进。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行动,全年完成重大工程项目投资65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黄果树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乐平通用机场。配合做好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安顺段、六枝—关岭—安龙高速建设。加快贵安大道延伸段、平坝东外环线项目建设,关花大道建成通车,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建设。黄家湾水利枢纽下闸蓄水,白沙等水库竣工验收,加快建设坝陵河、木桥、打冲沟、龙宫河等水库,开工建设蚕种场、新龙堡、龙井湾和戈林等水库,完成水务投资20亿元。加强能源设施建设。优化升级农村电网。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广5G规模商用。

  (三)坚持抓实体、促转型,全力以赴做强工业经济

  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推动“贵遵安”军民融合示范带和安顺市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通用飞机、消费级无人机,扩大航空整机、零部件制造业务,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推进贵飞工业联合体配套发展,加快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黎阳国际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风雷公司整体搬迁进入民用航空产业园。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管理,建成军民融合企业信息库,启动军民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平台培育工作。

  推动工业扩量发展。聚焦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完成亚陇等5处煤矿辅助系统升级改造,全市原煤产量达600万吨以上,基础能源产值达到100亿元。加快安顺电厂三期项目建设。创新发展民族医药、生物制药,大力发展白酒、特色食品、金刺梨饮料、民族工艺品,轻工业产值超过190亿元。围绕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领域,引进5个智能终端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及研发机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

  推动工业转型发展。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三力制药、翰瑞电子等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打造融合标杆项目6个、融合示范项目60个、带动融合企业120户。做大做强建筑业,培育、壮大本地龙头骨干建筑企业。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园区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全市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0亿元。

  (四)坚持抓特色、提品质,全力以赴做优现代服务业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与黄果树、龙宫等世界顶级旅游资源相匹配的全域旅游体系。推进本土旅游企业创新发展、品牌打造,精心设计以安顺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推动观光游向休闲游、体验游转型。推进黄果树各国里文化旅游项目、龙宫爱必侬国际旅游度假区、格凸河景区改造、云马三线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规范发展乡村旅游,集中打造10个以上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力争建成黄果树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完成各县区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景区管理与经营关系,推动黄龙屯一体化发展。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促进商贸繁荣发展。加快老大十字等传统商圈改造提升,高起点建设虹山湖、娄湖、高铁新城等综合商业中心。推动商贸、旅游和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15条特色商业街。推进黄桶幺铺物流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物流配套能力。启动实施“百镇连锁超市千村便利店”工程,提高农村终端消费的组织化程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

  推进消费提档升级。聚焦供给侧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商品和服务品牌,打造一批高品位品牌卖场和智慧旅游商业街区。鼓励社会力量在我市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发展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夜间经济”发展,培育“流光溢彩夜安顺”旅游夜经济业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五)坚持抓融合、补短板,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做大城市规模。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多规融合”,实现“一张蓝图”精准管控。围绕建设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加快普定撤县设区进程,推进平坝、普定、镇宁融入中心城区组团发展,加快北部新城、高铁新城、娄湖片区、黄铺新区拓展建设,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平安建设基础设施,提高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深化新型城镇化“一分三向”安顺模式,执行落户零门槛,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3.5%、52.8%。

  提升城市品位。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市场化运作的思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打造安顺城市文化地标。探索建立城市“双修”长效机制,逐步补齐环境、设施、功能等短板。实施8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230公里地下管网。完善城市路网结构,畅通主城区支线路网微循环。加强城市综合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物业”等服务进社区,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加强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更美丽、社会更文明、市民更幸福。

  推动城乡融合。深挖城镇领域投资潜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小镇、农产品精深加工小镇、旅游小镇、商贸物流小镇。推广“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推动重点镇与产业园区、景区的深度融合,提升乡镇集聚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严格执行乡村规划,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加强农村建筑风貌引导和管控,开展农村乱搭乱建专项整治,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加大自然村落和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新增美丽乡村20个。支持西秀区办好安顺市第十届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

  (六)坚持抓治理、严保护,全力以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退耕还林21.72万亩,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0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持续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等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6%。力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持续加强环境治理。开展城市扬尘、尾气治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力争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全面深化河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实现所有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工业渣场污染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入实施“绿色发展”工程,落实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推动西秀产业园区、夏云工业园区等绿色化改造,大力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等申报工作。深化“以渣定产”,加强磷石膏绿色建材的推广使用。抓好工业节能降耗、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

  (七)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全力以赴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降成本措施。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市场化运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和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认真落实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1%。

  全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拓展与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等区域合作。加快安顺高新区、黄铺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拓展与青岛市在产业、技术、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大力实施“引金入安”工程。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进外资企业5个、培育实绩外贸企业5个,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

  (八)坚持抓焦点、解难题,全力以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市建设。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市一中扩容改造、安顺经开区高中建设,实现省级示范性高中全覆盖。统筹发展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综合改革、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

  推进健康安顺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深入实施新一轮“黔医人才计划”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正式启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办好安顺市第三届运动会。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实施安顺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计划,全市新增12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级科技型备案企业,新增4个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出台市级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激励办法,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64%。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保障工作成效,尊重创新、宽容失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黔中文化发展繁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建设。深入挖掘屯堡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机制,推进本土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虹湖音乐季”活动,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以“双阅读”为载体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安顺。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地方志、文物、档案等事业。

  (九)坚持保稳定、惠民生,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活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畅通村卫生室报销渠道。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房地产领域整治行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少”问题,增加和优化养老、托幼服务供给。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加快发展慈善、志愿服务、老龄、残疾人事业。

  让发展大局更稳定。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处理好化解债务和加快发展的关系,落实债务管理“七严禁”“八个一批”和14条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降低债务率。加强“三色”预警,充分发挥应急资金池作用,守住债务风险防控底线。成立市级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市级担保公司,盘活资产资源。清理经营性存量资产,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投转固”工作。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交易场所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处置金融风险。强化网络安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建设平安安顺。

  让社会治理更有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应急管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推动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让实事办理更实效。在落实好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继续办好我市“十件实事”:①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6 所。②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8000户,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300户。③实施县乡道路面提升改造工程200公里;打通主城区南航路等5条“断头路”,新建改造城镇道路20公里。④推进主城区旧街巷整治10条,新建(改造)城镇社区公厕20座。⑤为全市在岗环卫工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8万人,新增创业3600户,创业带动就业1.72万人。⑦完成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⑧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3.5%和4.5%。⑨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2000个。⑩加强猪肉、果蔬“保供稳价”,新建、改扩建城市惠民生鲜超市(便利店)25个、标准化农贸市场5个。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方位、全过程,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提高站位抓落实。依法行政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廉洁从政抓落实。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激发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牢记嘱托守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勠力同心、奋勇前行,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富美安顺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