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2020-01-08 16:24:0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2019年主要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夺取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推动新时代安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常委会8次,审议法规案2件,对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对2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审议+测评+询问+跟踪”四层叠加监督模式运用越来越广泛有效,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0个,作出决议和提出意见建议115项(条),开展满意度测评9次,专题询问1次,专项调研23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1人111个职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维护核心,服务全局,着力推动党的决策部署更好落地落实

  常委会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根本要求,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全力以赴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坚定不移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统领人大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作为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推动层层贯彻落实。

  坚定不移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确保常委会各项工作更好服从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坚定不移扛起主责压实主责。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认真履行政治领导责任,定期召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重大事项,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人员。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监督,全面支持,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常委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使每一项监督、每一个决定决议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把推动脱贫攻坚作为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人大履职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依法在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展现人大作为。

  坚持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依法履职的重点任务。认真落实预算法和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高度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监督,听取审议预算执行、决算、审计工作以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审查批准财政决算、预算调整方案,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坚持把推动环境保护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守好安顺绿水青山,年内2次组织对《安顺市虹山湖公园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全面依法持续保护市民“城市会客厅”。首次启动环境保护领域专题询问工作。

  坚持把推动民生改善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指向。紧盯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细立法,正确实施,着力推动依法治市进程更加保障有力

  常委会始终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扎实推进立法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凝聚法治共识,着力为加快推进法治安顺建设提供坚实有力法制保障。

  有序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着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出台我市第4部地方性法规《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并组织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贯彻实施大会,高起点站位,高标准部署,推动条例于今年1月1日顺利施行。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重点领域,启动并有序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立法工作,先后召开座谈会、论证会15次,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努力使立法更好地促进我市地方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

  有效推动法律法规实施。着眼推动法律法规正确实施,促进我市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各项治理更加依法规范高效。组织开展了文物保护“一法一条例”、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和调研,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对贵州省大扶贫条例等7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调研等工作,有效推动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有力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着眼法制统一加强备案审查,建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信息平台,切实为“有件必报、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提供便捷有效物质技术保障,备案审查工作迈向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

  一年来,我们坚持主动服务,做强保障,着力推动代表作用发挥更趋广泛有效

  常委会始终把联系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的工作做细、做实,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动代表主体作用发挥更加广泛有效。

  深化拓展代表联系群众深度和广度。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制度,共与68名人大代表建立经常性联系,使常委会工作更加生动体现社会实践的发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市5552名各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贫困户13369户,发展扶贫产业1564个,协调资金35060万元,捐资捐物2495万元。

  着力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代表意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全面建成代表履职信息平台系统,出台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意见,广泛搭建起代表干事创业的有效平台。通过组织代表视察、调研、走访以及引导代表参与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室、代表接访日等活动和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宣传法律政策,走访群众8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757条,办理民生实事6595件。

  不断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和质量。全面建成代表建议网络办理系统,实现线上办理与线下办理相衔接、相统一,完善代表建议督办、反馈、落实工作机制,常委会领导带头领衔督办、委员会分解重点督办、代表积极参与全程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四抓好四提高”创新做法成为全省人大推介学习的“安顺样板”,得到市委陈训华书记批示肯定。

  一年来,我们坚持立足实践,守正创新,着力推动地方人大工作更具生机活力

  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不断推动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运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持续推动履职能力提升。坚持从市情实际出发,主动适应新要求、回答新课题、总结新经验、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积极推进制度完善和创新,不断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和委员会工作规则,制定和修订常委会机关工作制度14项,进一步提升了常委会及其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持续推动工作与时俱进。着眼丰富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启动首届全市人大好新闻评选,与省市主流媒体合作常态化推进,全面展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效。精心承办全省“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经验交流会和信访工作座谈会,举办全市各级人大“五抓五促”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携手青岛市人大深化协作帮扶,对外交往和影响不断扩大。

  2020年工作主要任务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更加完善。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突出地方特色,不断推动地方立法更有质量。坚持急需先立、特色为重,进一步加强立法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立法质量。科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聚焦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开展立法工作,继续审议安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条例,力争年内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认真做好安顺市节约用水条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初次审议工作,深入开展黄果树旅游区管理条例、安顺市饮用水保护条例、旧州古镇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努力推动立良法促善治。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监督工作更具实效。紧扣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四是深化服务保障,不断推动代表工作更富活力。健全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和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管理使用制度,不断拓展代表工作渠道,活跃代表活动阵地。健全代表履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档案,通报代表履职情况,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比表彰制度,促进人大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持续抓好“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实效。加强代表议案建议跟踪督办,提升落实率和满意率。

  五是提升能力素质,不断推动自身建设更好履职。按照“两个机关”建设要求,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为民的人大机关形象。


责任编辑: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