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临近,家家户户都忙于购置年货、张贴春联、挂大红灯笼,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在紫云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城南社区里,710户3864名搬迁群众也将迎来他们在新家的首个春节。
“2019年5月,我们一家从猴场镇打啷村搬入城南社区,新家与老家差别很大,社区配套设施齐全,购买生活用品,街上样样都有,孩子上学也方便。”搬迁户梁琴说,在老家,出门就是泥泞路,赶集买办东西要步行2个多小时的山路。孩子读书山路不好走,要走1个多小时才到学校。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极大改善提升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振了搬迁群众对生活的信心。梁琴说,新年的愿望就是每天上好班,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脱贫致富,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
1月21日,来自猴场镇茶山村的搬迁户吴胜琴吃完早餐后,带着孩子上街买年货。“老家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生活生产环境恶劣。虽然公路修到寨子了,但距集镇较远,赶集买东西还是不方便。”吴胜琴说,现在入住县城了,基本家用电器样样有,做什么都方便,新家的第一个春节,多准备点年货过个欢乐幸福年。
1月21日下午,一脸开心的陶志兰骑着电动摩托车从国有浪风关林场回来。去年5月,陶志兰从大营镇打彩村老家搬迁城南社区后,9月份起就到国有浪风关林场林下经济种植基地上班了。“从家到林场骑车10分钟,除下雨天外,每天都有活路干,每天固定薪酬100元。”陶志兰说。
“紫云国有浪风关林场林下经济项目,是以‘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模式来发展,以财政扶贫量化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入股公司参与发展。”紫云林业局局长金家顺说,开发国有浪风关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目的,是解决城南社区搬迁群众的就业稳增收问题。目前,国有浪风关林场种植的1000亩球盖菇已进入丰产采收季节,每天有150多名城南社区居民前往务工采摘盖菇。
在城南社区扶贫楼鞋业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操作着针车、电车加工鞋业产品。
“我们长期生活在偏远山村,之前从未接触过针车,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两周的练习就学会了,现在可以熟练操作了。”从广东返乡回到城南新居的韦幺妹说,社区有活路干,新的一年,她不打算外出务工了,在扶贫车间上班,赚钱照顾家人两不误。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城南社区建起了扶贫楼,扶贫楼上有鞋业加工车间和刺绣民族工艺加工车间,可为150名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