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生产】抗“疫”春耕两不误 普定县化处镇春耕生产正繁忙

2020-02-12 02:31:3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立春以来,天气回暖,普定县化处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行春耕生产,为今年决胜全面小康努力奋斗。

  ““戴好口罩、注意距离.”.....在化处镇焦家村,2月11日早上9点左右,四五十位村民做好防护,扛起锄头,拿起小刀,分散走到韭黄地里,锄草、割掉青韭菜、套上套筒,开始捂韭黄。

韭黄基地务工忙.png

韭黄基地务工忙

  村民王昌荣正在挖掉杂草、培土,他说“土拢高一点,割掉青韭菜,套上套筒,到时候捂出来的韭黄茎粗金黄,鲜嫩得很,口感香脆,春天来咯,我们做好安全防护,就赶紧开工干活,把生产搞起来,让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自从韭黄基地建设以来,王昌荣把土地入股到村公司,就来到基地务工,每天70元,一个月工资最低可达1400元,年底还有土地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

  “疫情防控重要,我们严防死守。已经立春了,生产也不能落下,镇级公司下订单了,我们村公司得抓紧生产,到3月上旬韭黄就可上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韭黄可是我们的希望哟!”焦家村村支书、村公司负责人张振刚一边指导村民捂韭黄,一边说。

  当天,焦家村捂韭黄60多亩,预计20天左右即可收割上市。张振刚表示:“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将扩大捂韭黄的面积,力争达到200亩。”

采收香葱.png

村民采收香葱

  现下正是香葱采收的季节, 在水井村,村民们分工协作大量采收香葱,有的负责扯、打捆,有的搬运装车,运往安顺、云南等地市场。

  “卖完这批葱,我们得抓紧犁地,继续种植香葱。”一位种植户说。

  小香葱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期短,栽培容易、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移栽后30天可陆续采收,一年四季可持续上市。自从2015年水井村开始发展香葱,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达到数百亩,开拓出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民致富之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普定县化处镇开展联防联控、监测的同时,采取“科学部署、精准安排;宣传发动、细节着手;技术指导、科学派人;市场监管、督查当头”的措施,全力抓好春耕生产,确保春耕复耕生产、疫情防控两不误。

  据了解,近年来,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化处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韭黄2万亩,荷花藕田5000亩,香葱1000亩,带动6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就地解决务工人员8000余人。结合镇情实际,该镇第一时间紧急召开全镇春耕复耕生产工作会,对春耕复耕生产进行安排部署,利用镇村党员突击、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民兵突击队人员,主动作为,投入到春耕复耕工作中,该镇农业中心展开对春耕农业生产和农资贮备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有的放矢,并积极协调储备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做好春耕复耕准备。

  春耕复耕,重在行动,化处镇结合春节疫情防控、监测工作实际,总结推广韭黄、茶叶、香葱、肉兔养殖等成果,调动农民积极性。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工程,流动“小喇叭”,流动疫情宣传、监测车,党员突击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平台,多渠道发动春耕复耕,该镇农业中心拟定时间表,深入一线开展韭黄、香葱、茶苗、蔬菜等优质品种的跟踪技术指导推广,对相关病虫害监测及时分析和掌握。

  该镇注重开展技术指导,在韭黄新增、改造、移栽中,驻村农技人员深入村田间地头,跟踪实地指导。结合各村农业产业特色和生产实际,做好疫情防护措施,现场指导、帮助群众科学施肥、除草、灌溉,提高群众科学栽种韭黄技术的能力。同时,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蔬菜种子、韭黄育苗种子的检验力度,严厉查处、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进货渠道,净化市场源头。

  目前,化处镇疫情防控不放松,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展开,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促进贫困户真脱贫、能增产、增效、增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韩兴和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