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生产。连日来,镇宁自治县在全力抓好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积极推进春耕备耕生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企业复产复工、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力争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两不误。
春耕备耕——“群众的菜篮子不能空!”
“大家小心一点,蔬菜拿到这边装车。”在镇宁自治县本寨镇奋箕冲村,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村合作社法人代表王成志,正戴着口罩,与乡亲们一起把采摘的蔬菜搬运到大货车上,12吨蔬菜将无偿捐献给湖北鄂州。
疫情发生后,奋箕冲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筹备春耕生产。通过制定作物种植计划、准备春耕生产物资,每天组织30余名无密切接触史、因交通等原因尚未外出打工的人员参与农业生产,用好劳动力。目前,奋箕冲村已销售蔬菜14吨。
镇宁作为农业大县,春耕备耕显得至关重要。“群众的菜篮子不能空!”这句朴素而简单的话语,成为了广大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党员干部的共识。全县1183名村“两委”班子、178名第一书记、490名驻村干部到岗到位,把初心使命践行在一线,一手抓好防控知识的宣传,一手抓好春耕生产。充分利用微信群、村级广播等方式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动员无密切接触史、因交通等原因尚未外出打工的人员参与农业生产,并通过集中统计、集中采购的方式,帮助农户代购春耕备耕物资,解决因交通管控采购农资不便的问题。
目前,镇宁自治县已储备化肥2.3万吨,农药25.8吨,农膜630吨,预计储备水稻种子150吨,备案经营户130余户。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
开工复产——“生产的物资要有保障!”
“您好,请出示工作证并配合测量体温,谢谢!”在贵州汇景纸业的厂门口,监测人员正忙着给春节复工的工人们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对厂外来访人员,监测人员会出示二维码,来访人员扫描后在手机上填写相关信息,通过无接触的方式进行登记信息。
生产车间内,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工人们戴着口罩开始了紧张有序的作业。负责保洁的人员每4小时喷洒一次消毒水,确保车间卫生安全。工厂提供食宿,工人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安全复工。
“在疫情期间复工,心里多少会有些紧张。但公司党支部想得很周到,防护措施做得很到位,工作起来也安心了许多。”公司员工吴梅说。
企业的红色引擎,正在镇宁抗“疫”一线持续发力。汇景纸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抓好企业内部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复工复产。此外,为解全县医疗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汇景集团旗下的安顺馨思雅妇幼用品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引进医用口罩、消毒剂、洗手液等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医用口罩1亿个,防尘口罩5000万个,消毒剂6万件,洗手液30万件。
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金专说:“保障广大群众及一线防控人员的物资需求,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在特殊时期能为大家做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这是镇宁自治县各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全县领导干部通过下沉到全县71家企业了解需求,组成工作专班驻点企业,推行一个企业一名联络员机制,通过“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复工方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政策、资金、原料、设备、用工等支持力度,为企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确保在疫情防控中完成经济发展目标。
抗击疫情——“百姓生活健康需求要有满足!”
“车书记,麻烦你买这么多东西还跑这一趟,谢谢喽!”在白马湖街道黄马社区,第一书记车雪海正和驻村干部把购买的蔬菜、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从车上搬运下来,送到居家隔离观察14天的群众手中。
“居家隔离观察的群众按照要求不能出门,但是隔离病毒不隔关爱,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车雪海说。白马湖街道每隔2-3天通过购买跑腿公司的第三方服务、组织干部上门送货等方式,为30余户居家观察人员送上生活必需品。
当下的镇宁,像这样的“跑腿”干部、“门卫”干部不在少数。针对城区老旧小区多的情况,由相关部门抽调100余名干部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楼宇)包保防控,实现小区全覆盖防控。包保干部负责对辖区电梯、楼宇等公共区域做好全面消毒工作,禁止外来车辆入内,采取发放出入证方式限制出行,要求小区业主每户每3天只能由1人出门进行1次生活物资采购,小区业主需凭出入证出入并严格出入登记、进行体温测量。
“这么冷的天,燕伯这么大年纪了,都主动申请来值守,我们年轻党员更要担起责任、冲在前面。”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工宿舍楼前,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宿舍门口卡点搭起的简易帐篷里认真地做着记录。他叫燕玉良,是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在所居住的小区设立卡点后,他主动参加值守并组织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带领党员们一起为出入群众发放通行证、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晚上累了就帐篷里小憩一会,不叫苦、不叫累,通过“硬核”的方式,严防死守,把优良的作风书写在一线。(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