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食用油、土豆、豆制品、调味品……抗击疫情期间,一系列常见的食材在位于镇宁自治县的贵州大季节商贸配送开发有限公司的成品堆放区堆存得满满当当,库存充盈的背后,凝结着的是企业加班加点加大马力的辛勤付出。为切实做到复工防疫两不误,保障食材供应,做好疫情防控,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季节公司快速复工投产,争分夺秒抓生产,确保了产品库存的充盈,让产品供应有序。
走进大米生产车间,器械轰鸣,生产、搬运、堆放、起升等工作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记者看到,在日产200吨的大米生产线上,随着机械的有序运转,一代代大米被迅速装满、封口,随后,在工人娴熟的操作下,大米成品被逐一堆放到了一旁的成品堆放区,由于装袋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堆放区的成品就被堆高了起来。
“公司于1月30日正式复工,目前在岗人数共24人,每天产量约100吨,复工以来,已经配送出去了500吨,目前库存尚有500余吨”看着生产车间的逐渐堆高的大米,贵州大季节商贸配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林松向记者介绍道,并表示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保障正常供应,切实起到保供稳价的作用。
“我公司每天给员工发放口罩两个,复工复产也只启用了本地员工,所有员工都是经协调后乘坐公司同事的私家车上下班,所有员工在进入大季节防疫点时都要用酒精消毒、用硫磺皂洗手。”谢林松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疫情防控措施。并表示为切实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公司还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组,统一指挥,统筹人员管控、环境消毒、疫情宣传等全方位工作,并开展员工信息每日摸底,及时对复工人员情况进行排查。
为做好厂区全面消毒和加强员工出入管理,该公司对各办公室、会议室、员工休息室等重点区域场每日用84消毒液进行两次消毒,生产及分拣车间则是一天一消毒,同时,该公司还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并要求一次性口罩废弃物及废弃纸巾需放入指定垃圾筒。
此外,为加强员工出入管理,该公司每天都会检查上班职工口罩佩戴情况,在门卫处设置定点测量体温处,对所有出入人员以及车辆进出消毒,体温超过37.3摄氏度不得入厂,所有外来人员必须在门卫处登记姓名、电话、近期是否去过湖北等信息,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禁止入厂。同时,还通过采取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工作、严禁采购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餐具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发放、餐具清洗后严格进行蒸汽消毒等措施来加强食堂管理。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公司也在加大马力促生产,确保疫情期间,不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产品的配送也能及时供应”谢林松如是说道。(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李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