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2020-02-22 16:15:1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同志,请配合一下,先量一下体温,车先停好,我们还要对车辆进行的全面消毒……”


  2月21日,来到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建设工地,在完成车辆登记、信息记录、体温检测和全身消毒之后,记者进入该项目的施工工地,看到十余名施工工人正在该项目地下停车场负二层的操作面上进行现场拆模作业,工地现场开始呈现出一片紧张有序施工景象……2月15日傍晚,全省对在疫情防控中设立的所有“关卡”陆续有序取消,吹响了畅通省内交通、加快复工复产的号角。

  “当前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的施工工作正处于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受疫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耽搁了近半个月时间。” 贵州建工安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积极部署复工准备,采购防疫物资,出台防控方案,拟定防疫措施,明确防控要求,为有序复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做足了复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复同意后,2月20日,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正式开始了项目工程的局部复工。

  据了解,在贵州建工安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统筹下,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项目部按照最少一个月的标准,准备好了口罩、手套、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控物资,对生活区做到每天两次杀毒,对人员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用餐环境进行调整,采取分区、分桌、分时段的形式,尽量避免人员交叉。

  “每天上午上班,我们都要经过隔离观察和体温检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正在进行拆模作业的工人杨开华说,项目经理都要求我们要分块工作,避免扎堆交叉。


  在施工工地,记者看到像杨开华一样,每一位工人都在单独划定工作区域,佩戴好口罩、安全帽、手套等装备进行紧张作业。

  “为了确保高效复工,我们按照省市相关要求,提前做好了分批次的复工筹划。”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的项目经理王文龙表示,从项目推进情况看,目前我们进行的是负二层的拆模工作,接着我们将重点对材料进场计划匹配工人,采取分批次、分施工程序复工的方式,关键位置优先复工。

  据了解,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修缮项目位于安顺市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项目用地东临贯城河,南临中华东路,儒林路从项目用地内穿过,项目用地北侧和西侧紧邻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建筑。项目建成后,将为安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游客接待、餐饮商业、住宿体验等功能,提高文化街区的社区品质及接待能力。目前,项目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工人已经到岗80%。


  王文龙表示,目前工地严格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正全力推动材料进场、工人到岗等重点工作,力争尽快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复工复产,做到应开尽开、能开尽开。

  据介绍,下一步,贵州建工安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还将尽量聘用本地工人推进工程复工,全力联系购买建筑材料,2月底实现该项目的全面复工。同时,该公司还将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落实严格的防控监督和管理,确保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斌)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