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空疾进再远航——2019年安顺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2020-02-25 09:24:0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回眸2019年,安顺市全面深化改革御风而行,谋奋进之局,破发展之羁,纾民生之困,从脱贫攻坚到农村产业革命,从营商环境到高质量发展,从城镇化建设到民生持续改善……串点成线、积厚成势,用一个个坚实成绩回答着“改革引领发展”的深刻命题,用一个个改革红利坚定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全市上下改革的信心更足、信念更坚、期盼更甚,安顺改革犹如一支离弦之箭,破空疾进,一路远航。

  筑牢堡垒 把脉领航

  “兵支书”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同志批示肯定,脱贫攻坚工作得到谌贻琴省长的批示肯定,《普定县韭黄变“黄金”的产业革命实践》获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批示肯定,纪检监察工作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批示肯定,《“五抓五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邑飞批示肯定,“关岭牛”产业发展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点赞安顺,70余篇改革经验在全省宣传推广……

  2019年,安顺这些“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大刀阔斧的机制创新。

  强化一个“指挥系统”。对标中央“建立健全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的要求,将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书记任主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部分领导任副主任或委员的深改委员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担任市委改革办主任,亲自坐镇指挥改革运转日常工作。制定出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规则、专项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改革“指挥系统”不断完善。

  细化一个“施工方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谋划改革,结合实际将12个专项小组、31个专题组调整优化为10个专项小组、42个专题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军民融合发展改革等专题组既体现了安顺特色,又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各领域改革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建好“工作队”,还要绘制“施工图”,对标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聚焦民心所盼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82项年度改革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一套“运行机制”。从首创“室内+室外”会议形式到“1+X+N”议题审议机制,从选聘厅级、县级干部“高配”改革督察员到改革办主任会议开到基层一线,安顺改革魄力十足,而今,再次创新突破,推行深改委员会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机制,出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暂行办法,让“关键少数”有“关键作为”,辐射带动“绝大多数”闯关夺隘、破浪前行。同时,创新改革考核方式,采取谋划改革+总结提炼,日常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全方位倒逼改革。

  关键之年,必有关键之招。在全市“一盘棋”,内外改革整体推进的布局下,各领域、各环节更好地衔接配套,安顺改革举措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重点聚焦 攻坚突围

  聚焦机构改革、脱贫攻坚、“放管服”改革等重点突围,是安顺2019年改革创新的“先手棋”,也是改革落地的“当头炮”。

  2019年初,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在黔中大地擂鼓鸣号,机构改革以破竹之势推进,聚焦发展所需,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市委军民融合办、市督查督办局,全市党政机构从原来的68个减少至47个,机构设置更符合安顺发展大局;把握统分关系,科学设置各部门单位内设机构和编制职数,不突破总量,职能职责更优化……力度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新架构、新体制也激发了新动能。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安顺市把改革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完善脱贫攻坚指挥、作战、督战、考核“四个体系”,推行“五抓五强”脱贫举措,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3%,155个贫困村出列,西秀、平坝、普定、镇宁四个已摘帽县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关岭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紫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安顺市一手抓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打造发展增长极;一手抓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权限的精减、下放,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放”的主动性不断提高,“管”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服”的针对性更加突出,“放管服”改革跑出发展“加速度”。市级行政许可从2016年的257项减少到209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从2016年的35项减少到19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了56.4%。

  重点聚焦,汇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应着改革重锤的阵阵落地声,一个个“硬骨头”被砸开,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一大批有亮点纷呈的新政良策,催生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安顺元素、安顺方案。

  高质引向 多点开花

  破局、创新、突围,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下,多点探索、协同推进,安顺市各领域、各行业改革浪逐浪,潮连潮。

  坚持立足特色擦亮名片,以贵飞工业联合体为核心,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黎阳国际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为支撑的“一核三园”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改革提质增效;“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黄果树、龙宫、格凸河等景区提档升级,柏联、澳维等一批酒店和悬崖·凡舍等一批精品民宿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3%、19%。

  坚持提档升级兴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破立结合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形成了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等百亿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全力以赴补短板,新型城镇化“一分三向”安顺模式深入推进,“1+N”镇村联动覆盖率达87%,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42.5%、51.25%,城乡面貌显著改善。11个村庄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小河湾村入选“2019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设施,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即将运营,紫云至望谟高速建成通车,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大坝填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坚持广纳良策促发展,在全市87个乡镇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87个,在2个村(居)委会设立“代表联络室”2个,打通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开展政协委员履职量化管理,做到委员履职有“标尺”,委员“作业”能打分。

  坚持重拳出击防治污染,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有力有序整改,“五场战役”和“双十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坚持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年未发生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排名全省第3和第2。

  ……

  经济体制、民主法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集体打出改革“组合拳”。一个个勇毅探索的改革先招,换来的是一道道亮丽的安顺改革品牌“风景线”,安顺被列为全国车辆转籍信息网上转递试点城市、全国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西秀区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普定县被中央文明委列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众多的“头衔”纷至沓来,是国家各部委对安顺发展的信心,更体现了安顺改革的“雄心”。

  民生账单 温情充盈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安顺不曾忘记,在2019年的“民生接力跑”中,安顺市通过改革不断延伸民生关怀的触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镇新增就业6.4万人,新增创业3992户,创业带动就业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620元/月、4110元/年。

  率先在全省开发了“高校毕业生网络报到系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网络一站式报到服务;投入教育精准扶贫资金7942万元,资助学生2.52万人次,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4所,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14%。

  市健康管理中心投入运营,6家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远程医疗会诊室建成投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合格村医实现全覆盖。

  累计实现28.1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04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4676户、人畜混居整治3837户,数万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12345”政府服务热线正式开通运行,畅通政民互动渠道,有效回应群众关切。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71个,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7个、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78个。

  ……

  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服务,从物质需求到精神滋养,每一个领域都充盈着民生温度,每一个民生红利都是群众生活的幸福注脚。

  2019年,考验如火,我们在改革中淬炼真金;2020年,考验仍在,烈火未灭,我们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力量,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改革的视角撑开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年代,趟过烈火,抵达梦想!(安改轩)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