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绿野芬芳写满希望——安顺超常规举措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020-02-26 01:30:57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盼望着,盼望着,庚子鼠年的春天伴着温暖的阳光在一座座城市舞动,花儿绽放,绿野芬芳,机身轰鸣人儿忙。

  2月14日,在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韭黄种植基地里,50余名村民在地里舞动锄头、翻动泥土、拔掉杂草,一片繁忙景象。

2月24日航拍的镇宁自治县扁担山坝区。 记者 卢维 摄.jpg

航拍镇宁自治县扁担山坝区  记者 卢维 摄

  2月20日,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现代高效蔬菜园区高辣度辣椒育苗基地里,村民张厚琴与前来基地务工的村民们一道为长势良好的300万株高辣度辣椒苗进行除草。

  2月21日,在位于平坝区的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机器在工人们的操控下正常作业,现场工人们忙碌地为刚刚生产的大米进行打包、装订、装载、输送。一袋袋稻谷经过生产线的层层加工,最终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一件件包装精致的昊禹红米、昊禹平坝香米等特色品种装上了货车。

昊禹米业复工复产忙.png

昊禹米业复工复产忙

  ……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如何不误农时抢抓时节,打好开春第一仗至关重要,连日来,我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戴上口罩,走出家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厂房车间,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续写春天的故事。

  九大特色产业春种 再快一点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立春过后,即是春耕备耕良机。在确保防疫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春耕备耕是当务之急,也是回应群众急切期盼的务实之举。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强力采取“三要三不”(疫情防控要坚决、农业生产不停顿,农业产品要确保、脱贫攻坚不断档,春防工作要重视、责任压实不松懈)举措,力保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稳步推进。

  我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金刺梨、食用菌、辣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9大特色主导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玉米调减发展替代作物种植,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保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定,为全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辣椒育苗.jpg

村民育辣椒苗忙

  在关岭断桥八一村蔬菜育苗基地,屋外乍暖还寒,屋内热火朝天。工人们正有序地开展农事活动,对棚内的蔬菜进行锄草、浇水等工作。

  在普定县定南街道陇黑村蔬菜基地,工人们有序进行翻土、犁地、盖地膜等生产工作。

  在我市各个县区的蔬菜基地,沉寂了一冬的土地热闹起来。

  为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膜等物资储备,全面有序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我市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紫云白石岩乡蔬菜种植基地.jpg

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蔬菜种植基地

  目前,全市各地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种子、种苗、肥料等物资储备工作,加强调度,掌握各地重要农资市场情况,做好调剂调运。市农业农村局还成立安顺市农产品调度办公室,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积极协调各县(区)和农业企业、合作社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农产品物流运输、销售,春耕备耕及农药、肥料、种子等方面存在的任何问题。

  我市干部群众正铆足干劲,用活“八要素”,加快产业结构往“优”处调,着实提升综合产出效益,推动农村经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转变。

  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再高效一点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去年,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大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在耕地十分稀缺的情况下,拿出最好的田土种植效益高、见效快的经济作物。

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宜所坝区.jpg

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宜所坝区

  2月17日,市委书记陈训华到西秀区和平坝区调研安顺十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情况。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全面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加大农村产业革命推进力度,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坚决调减低效农作物,促进安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连日来,在西秀区高标准蔬菜园区山药种植基地,农垦机械有条不紊地作业,示范区建设正有序推进,该基地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动员基地种植户安排好农业生产工作,按时做好春耕犁地、播种、育苗等,目前基地已整地翻犁4500余亩。

普定县焦家村韭黄种植基地.jpg

普定县焦家村韭黄种植基地

  2月21日,在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的万亩韭黄基地里,坝区连片、绿野田田约。400名工人正在除草、追肥,一片忙碌景象。

  ……

  截止2月23日,全市131个坝区,已开展春耕备耕坝区101个,占比77.1%,其中12个样板坝区、54个达标坝区全部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全市坝区面积共54.85万亩,坝区已开展春耕备耕面积30.82万亩,占比56.19%。

  企业复工复产  再开足马力

  得益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等一系列强力措施,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各县(区)、乡村之间设立的“关卡”逐渐取消,“呼吸”畅通了,安静的城市渐渐恢复往日“喧嚣”,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把企业受疫情影响被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可能流失掉的订单补回来。

  复工复产,发生疫情怎么办?原材料供应不上怎么办?资金周转不够、用工不足怎么办?一个个现实难题如何破解。

豆腐乳生产.jpg

豆腐乳生产

  自2月3日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安顺市农业产业(企业)复工复产督查协调服务组的通知》、《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做好“春节”后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等通知;2月14日,市农业农村局开通农业企业复工复产24小时热线电话,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助力全省有序复工复产。

  非常时期,超常举措。我市农业企业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向疫情认输,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行复工复产。

  平坝区万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每天上下班进行员工体温检测,厂区实行消毒负责制,实行专人按时消毒,制定消毒防范措施,每日定时进行消毒。同时,购置防护口罩向员工进行发放,确保全员佩戴口罩上班。

  普定县猴场镇积极开展互助联产。该镇利用镇级产业发展公司普定县仙马扶贫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与普定县德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发展辣椒种植1600亩,目前已完成育苗基地整地50亩,流转土地1600亩,已储备辣椒种子250公斤、有机肥100吨,预计2月底前完成育苗。

  平坝区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民就近投工务工。蔬菜基地种植面积320亩,目前进行蔬菜采收,平均每天采收蔬菜6吨,平均每天用工48人,确保蔬菜采摘需要。

  截止2月23日,我市148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7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个农业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接下来的工作中,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发挥好热线调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詹艳)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