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镇宁扁担山镇:春耕备耕季 田间农活忙

2020-02-27 17:17:3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力争夺取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1月24日,在扁担山镇扁担山坝区,村民在蔬菜基地采收,分拣,装框,装车。目前,该坝区花菜已进入采收季,坝区组织当地30余名村民抢收蔬菜,发往贵阳农贸批发市场。“从大年初四起,我们每天戴着口罩在地里采收蔬菜。”正在装车的工人王邦猛说。

16186528-A553-45F3-9BD4-2ABF94B2D95B_IMAGE_6_LOW_0_副本.jpg

惠农康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扁担山镇引进的龙头企业之一。2019年秋冬,该公司陆续种下800亩花菜。“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土地种植的是花菜,在这之前种的是茄子、黄瓜。去年的蔬菜不愁销路,一到上市时间就有来自广州、长沙、海口的蔬菜企业到基地等着收购。”公司董事长杨秀标介绍说,今年冬天受疫情影响,省外的蔬菜销售市场受到一定限制,但他相信影响只是暂时的,收完花菜,公司就组织农民继续种植茄子、黄瓜、豇豆等蔬菜。

16186528-A553-45F3-9BD4-2ABF94B2D95B_IMAGE_4_LOW_0_副本.jpg

扁担山坝区为全省样板坝区。扁担山镇党委书记韦安介绍,坝区目前有连片土地2200亩,去年,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卷心菜200亩、黄瓜300亩、茄子300亩、辣椒400亩、西红柿400亩,完成蔬菜种植示范园800亩喷灌系统的建设,同时在坝区大力推行‘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生产投入零成本、经营管理零风险、劳动就业零距离”。在坝区产业的带动下,扁担山全镇减贫426户2244人。

16186528-A553-45F3-9BD4-2ABF94B2D95B_IMAGE_1_LOW_0_副本.jpg

走进扁担山镇中药材黄柏种植示范基地里,挖机轰鸣,在土地上挖出了一个个间隔标准的坑,十余名农民在坑里放上黄柏幼苗、填土。

种植基地负责人胡雷介绍,基地复工时,严格遵守防疫相关要求,杀毒、务工人员信息登记、量体温,一样也不能少。

16186528-A553-45F3-9BD4-2ABF94B2D95B_IMAGE_2_LOW_0_副本.jpg

“一年生苗的高度大约在70公分左右,苗木直径约0.8公分,手工挖坑的区域要注意间隔,株距2米,行距3米,长宽深大约40公分,栽种后一天就浇水,可以提高存活率……”2月14日是基地复工第二天,打点、挖坑、放线、种植,在基地技术员喻明珠的指导下,村民们很快就掌握到了技巧,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这200亩示范基地,几天就能完成。

“这一片黄柏种植示范基地共有200亩,大多种植3至5年生苗,山上主要种植一年生小苗。今年全县预计种植5.5万亩黄柏,扁担山因地理环境优越,将集中发展种植2万亩,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7000亩。”胡雷说道。

黄柏树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除去外层粗皮后的干燥内层树皮,就是中药“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光是树皮每公斤至少都能卖到18元,经济价值可观,一般在八年后就可以见到收益。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韦安介绍,扁担山镇的黄柏以订单式种植为主,通过公司运行管理,与贵州益佰制药厂、贵州百灵制药厂签订长期保底收购协议,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扁担山镇上下正勠力同心、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科学防疫、精准施策,全面推动春耕备耕,复工复产,力争夺取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韦安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张江隆/文  卢维/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