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万物生,农时不等人。连日以来,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在疫情防控为前提的基础上,抓春季生产,抓脱贫攻坚,全力开启皇竹草收割工作。
春日里,走进新铺镇金龙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高大繁茂的皇竹草长势喜人。农户们四散开去正忙着加紧收割,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金龙村全村共有5000余亩皇竹草,相继迎来第一茬收割期。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多数群众都在家中,便着手动员其到合作社来务工。”新铺镇党委副书记朱洪鹏说道。
金龙村村民山发平,长期在外务工维持家中开销,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外出务工的时间一再延迟,家人也担心其安危,便打算在家务农,就近务工。他一听到村合作社在组织人员收割皇竹草,便当即报了名。“到村合作社务工割皇竹草,多劳多得,每天都能有百余元的收入。”他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业,能务农,能顾家,开销又少,算下来和外出务工的收入差不了多少。
为了保证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金龙村将草场划片区,安排务工群众分批分组收割皇竹草,错峰分散,保持距离,避免扎堆。
据朱洪鹏介绍,新铺镇政府主动为村级合作社及草农们联系销售渠道。目前,主要销往县牛投公司及全县部分有养牛场的合作社。“这两天运输了十余车皇竹草至宏农公司和云峰养殖场,每车基本都达到6吨左右。”
“原先村中皇竹草产业采取五五分成,镇、村两级商讨后考虑到疫情期间多数群众一直在家,为了鼓励大家到合作社务工,参与村级产业生产,村支两委及合作社决定把所有红利全部让给群众。”朱洪鹏说,镇党委政府在抓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把老百姓增收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使防疫生产两不误。“通过近期统计。群众到村合作社务工每天每人收入平均可达到180到200元;这段期间,通过收割皇竹草,每户每月平均收入基本能够增加2000元左右,有效降低了群众受到疫情影响而减少的收入问题。”(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