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经开区的贵州百灵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近投入使用的10号楼颗粒剂生产车间看到,两条橙色的机械手臂正在给新产出的药品打包装箱。
据悉,这款机械手臂是自动装箱系统,在新的生产线建成前,原有的工作流程是先将产品包装成小袋,靠转运车运到包装车间,再通过人工装盒打包。如今,新生产线建成后,产品直接通过传送带,运用智能化控制,实现生产、封袋、装盒、装箱的无缝衔接。
近年来,贵州百灵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双千工程”的号召,为加快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2018年谋划了近8亿元的扩能技改全产业链项目并分期实施。一期投资近3亿元,新增建设7.5亿颗粒扩能技改项目,投入5条自动包装生产线,目前已投入产出。
贵州百灵集团颗粒剂车间主任胡鹏告诉记者,“我们以前传统的包装方式,是设备与人员分离、内包装与外包装分离的。现在采用的自动线就是把内外包装连成一条线,在人力和包装成本节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投入生产以后,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以前一年的产量大概是5亿袋颗粒剂,现在年产量可以提升到10亿袋。”
据了解,此次投入的5条自动包装生产线,采用日本先进颗粒剂条式包装技术,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生产、节约化制造、密闭式输送、防盗式设计,实现颗粒剂品种内外包装生产一体化、自动化。现已完成建设并通过GMP认证,一年可新增产值7亿元,实现税收8000余万元。扩能技改后,对原材料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百灵集团又投资近6亿元建设前提取及配套工程项目。项目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包含甲类、丙类提取车间,拥有11条生产线。项目现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已完成场平、地勘等工作。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今年12月完成建设,项目建成后,中药材处理能力翻番,年产值将从35亿元提高到80亿元以上,年销售额可再增加10亿元,年利润2.78亿元,解决300余人就业,带动增加中药材种植产业面积35万亩,惠及巩固脱贫15万户。
“目前市场对中成药颗粒剂产品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我们适时地把新增生产线投入到整个公司的经营中,将有力助推打赢疫情阻击战,项目为制剂产能提供坚实的中药材前提取和处理保障。”贵州百灵集团总经理牛民表示,“新增生产线的使用,将使我们中药材的处理产能从2.5万吨提高到6万吨,这个产能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我们抓实一系列的复工复产措施,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安顺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