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李院长”来教种水果

2020-03-06 10:40:3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您是从哪来?要去哪?”

  “我是安顺农科院的工作人员,要去火花镇指导村民种果树。”

  “您有工作证明吗?没有的话是不能下高速的。”

mobileText_IMAGE_14228

  大年初七,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的时候,因为担心紫云自治县火花镇村民蜂糖李树苗的栽种情况,安顺市农科院院长李用奇一大早就从安顺来到紫云,到了高速路口没法下站,联系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开了证明才顺利驶出高速。

mobileText_IMAGE_14227

  “我着急啊,果树种不下去,耽误的就是一年的时间,村民就要晚一年才能有收成。”李用奇给记者说。

  今年54岁的李用奇,是省精品水果产业专家成员,市农业优秀专家代表,在果树栽培技术方面,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很扎实。从2012年起,李用奇开始研究蜂糖李的栽培技术,持续了8年。

李用奇指导村民栽种树苗

  “火花镇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蜂糖李,而且镇上现在适合种植蜂糖李的坡地还很多,当地的政府很支持,老百姓也很积极。”李用奇说。

  “这个坑要挖大一点,树与树之间要间隔4米,不要担心浪费土地,你这个3米有点近了,最好还是间隔4米。”

  “你这个土还是要堆高一点,不要怕盖住嫁接口,泥土是松的,下场雨就冲下去了。记得栽好以后,要及时浇水,一定要浇水。”

  ……

添加村民微信方便实时沟通指导

  在火花镇破关村,李用奇正在手把手的指导村民栽种蜂糖李树苗。

  今年果树种植的时间推迟了很多,村民看到有些树苗都发了芽,担心树苗种下去存活不了,李用奇就指导村民将泥土堆得更高一些,多浇水,保证树苗的存活率,打消大家心里的顾虑。

  “李院长没来之前,担心栽了不能成活,村里很多人都不来拿树苗,现在有技术人员来给我们指导,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不担心了。”破关村村民吴庆妹笑着对记者说。

mobileText_IMAGE_14224

  “李院长你看我这个枝条可以吗?”“剪矮点,让它分枝矮点,以后你好管理,采摘也方便。”王胜利将自己栽种果树的疑问一个个向李用奇请教。在往常这个时候,王胜利已经外出务工,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外出务工的计划暂时搁置,看到村里在推广种植蜂糖李,自己多方面考察,又有农技人员经常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王胜利对蜂糖李种植充满信心,决定今年不外出打工,就在村里好好种好蜂糖李。“果树种下去,还要花时间进行管护,不能种下去就不管了,今年不出去,就在家里种好这个蜂糖李。”王胜利坚定地对记者说。

mobileText_IMAGE_14221

  除了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线下指导,李用奇还加入各个村的微信工作群,村民在种植果树上遇到困难,都可以直接在群里询问,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种植难题。李用奇也会在群里发动群众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果树种植,及时发布气象、病虫信息,提醒村民做好追肥除草、排水降渍、抗旱保苗、病虫防控等。已经种植了300亩蜂糖李的种植大户张树忠说:“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的疫情期间,农科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从来没有中断过。”

  从大年初七到现在,李用奇几乎每天都忙碌在火花镇各个村的坡地上,指导村民栽种果树,做好树苗栽种情况调查,收集群众遇到的难题,及时制定针对性技术意见给各村指导果树栽种。雨天一身泥,热天一身汗,“做农业研究都是这样的,必须要下到田地里,这没什么,我还是想通过自己的技术服务,让村民能够种下去、有收成、能致富。”李用奇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小欢)

责任编辑:陈亮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