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联八村:全力冲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3-10 16:24:57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在村里养蜂一个月收入2500元,担任护林员每月工资800元,妻子在村合作社产业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00元,对于紫云自治县联八村打路组村民谢兴成来说,现在的日子与之前家里贫困窘迫的状况比,真是恍若隔世。去年全家一年的收入超过7万元,今年如果养蜂产业发展的好,收入会更高,2016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谢兴成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的帮扶让他翻了身。近两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联八村像谢兴成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摘帽脱贫迈上致富大道。

联八村蔬菜育苗大棚.jpg

联八村蔬菜育苗大棚

近年来,联八村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市委主要领导挂帮指导下,立足村情实际,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全力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联八村与大营村抱团发展的高床蛋鸡养殖基地.jpg

联八村与大营村抱团发展的高床蛋鸡养殖基地

一组数据看联八村脱贫攻坚“成绩单”:全村辖18个村民组,33个自然村寨,总人口519户236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3户1617人,2018年底以前脱126户617人;2019年脱218户923人;目前剩余未脱贫19户77人,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40.04%降到2.75%。

高床蛋鸡养殖基地.jpg

高床蛋鸡养殖基地

“面对即将到来的脱贫攻坚检查,我们完全有信心,确保联八村如期脱贫‘摘帽’!”作为联八村村支书,王超对“迎检”充满信心。

联八村如期实现“摘帽”的信心源自哪里?干部群众干事精气神很重要。

村干部在山坡上量土地.jpg

联八村村干部拿着手机测量仪在山坡上量地.jpg

村干部在山坡上量土地

3月5日,一大早,紫云自治县大营镇联八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队长杨正华带着村委干部上坡量地。“刚过完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村干部就紧锣密鼓地组织农民返工春耕,截止3月5日,实施各项送岗政策广泛动员,全村已外出返岗就业283人。”站在山坡上,杨正华指着一片坡地告诉记者说,联八村可耕种土地少,大多年轻人外出或就近上岗务工了,土地不能荒着。目前,联八村已经流转荒山荒地800余亩,准备在春季由村合作社统一种植薏仁米、菌草等高效经济作物。

联八村金刺梨种植.jpg

联八村金刺梨种植基地

在位于小寨组的金刺梨种植基地,村民们在山坡上除草,一片繁忙景象。村支书王超告诉记者,今年村里金刺梨挂果面积将达到300亩左右,从2月6日起,村合作就开始组织村民为山上的金刺梨除草,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

联八村农民在金刺梨地梨除草劳作.jpg

联八村农民在金刺梨地里除草劳作

采访中,记者走访了小寨组、打路组、摆昭组等多个村寨发现,干部群众这样的忙碌场景处处可见,干事精气神十足。“自去年以来,村里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定点包干帮扶后,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斗志昂扬,提振了精气神。”杨正华说。

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既是底线性任务,承载着厚重的民生期待。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成为联八村如期实现“摘帽”的重要底气。

联八村蜂养殖产业.jpg

联八村蜂养殖产业

在安全住房保障方面,联八村实施易地搬迁50户,实施危房改造工程解决519户居民的安全住房。对所有存在透风漏雨的房屋进行整治,彻底解决房屋透风漏雨现象。

教育保障方面,全村建设村级小学一所,所有学生均按照要求享受国家教育资助;在本村以外就读的学生,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等学生均按照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享受国家相应教育资助,全村无一名辍学生。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联八村有村卫生室一所,卫生室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将慢性病54户56人、重病4户4人纳入管理台账,按照慢性病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为100%。

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联八村整体脱贫攻坚跳出单纯“农”字思维,着眼全局系统谋划,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道路,让一系列好产业项目覆盖全部贫困村、贫困户,成为如期实现“摘帽”的根本保障。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前往联八村摆昭组,成群的白鹅在山脚下追逐、嬉戏。

联八村白鹅养殖产业.jpg

联八村白鹅养殖产业1.jpg

联八村白鹅养殖产业

据王超介绍,白鹅养殖项目有村合作社统一管理,养殖规模1000只,每只鹅有8斤左右,年前已销售400余只,可直接带动21户84人增收。

在小寨组,250个蜂箱在山脚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据了解,去年,抓住紫云县推进蜂产业发展的契机,联八村大力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全村已投放800箱,采收蜂蜜1300斤,目前已经由县级平台公司嘉和香公司统一回收,蜂蜜收入超过10万元,带动87户348人增收。

受限于地处偏远和山高坡陡等地理条件,联八村采取与大营镇的大营、金龙、妹场、芭茅、打彩、关新等村抱团合作的方式,发展高床蛋鸡项目,带动40户196人,户均增收3000元。此外,去年村合作还在村里组织发展肉鸡养殖10000羽,春节前已经全部出栏,带动8户贫困户32人增收。

联八村菌草种植产业.jpg

联八村菌草种植产业

“联八村还与星进、大营、金龙等村抱团发展菌棒加工厂,加工厂建在星进村,菌棒加工厂目前已正常生产。”据杨正华介绍,除了高床蛋鸡、菌棒加工厂外,联八村还与大营村抱团发展建成小黄牛养殖场一个,已进牛135头,带动118户473人。

除了短期产业项目,金刺梨种植是联八村长期增收的产业项目。全村共种植金刺梨1375亩,2019年有20亩金刺梨开始挂果,今年挂果面积将达到300亩。

联八村参与的菌捧加工厂.jpg

联八村参与的菌棒加工厂

“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决心,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起最后冲刺。”王超表示,联八村贫困人口目前已基本达到“清零”目标。接一下来,他们将进一步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查漏补缺工作,以必胜的信念“迎检”。(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