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猫洞乡:田间地头争春光 不误农时忙生产

2020-03-14 18:29:2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是春耕备耕时节,记者来普定县猫洞乡看到,连日来,该乡各村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紧进行农业生产。田间地头春耕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茶农采茶忙.jpg

“3月9日开始我就过来采茶了,听别人说这里采茶收入高就跟着来的,这是我第一年来采茶,每天能采2斤左右,茶厂按50元一斤进行收购,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李新琴是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农之一,她和在该合作社茶园里的200多名茶农一样,从3月9日开始在800余亩茶园里采茶。

杀青工序进行中.jpg

每两个小时,李新琴和伙伴们都要到交青处,有序排队进行称重,以保障茶青的鲜嫩。一早上过去,李新琴采摘了1斤多茶青,而一旁的牟艳一早上就采摘了2斤6量,获得130元务工费,开心不已。

“我们将采好的茶青进行摊青、杀青、筛选,揉捻、烘干和提香等工序。生产加工忙的时候要忙一晚到亮,一天能加工300多斤干茶。”在加工车间里,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张兵介绍道,该合作社还在茶园里套种约1000亩黄柏,起到增加效益,为茶树遮阴的效果。

筛选茶青.jpg

中午时分,普定县新民茶叶专业合作社也陆续将采好的茶青送进加工厂加工。

“我们两家合作社茶园共计有将近两千亩,两家共用一个茶叶加工厂,如今是常青加工最忙碌的时候,如果茶青采摘量跟得上,一天鲜叶的吞吐量能够达到两吨左右。”新民茶叶专业合作负责人汪希江说。

烘干.jpg

“除了生产绿茶,我们还生产红茶和工艺白茶,用于出口欧洲,去年共出口了三吨多。库里还有一吨左右由于疫情影响还没有发出去,目前正在协商,不久应该就能发货。”汪希江说。

在该镇补陇村、靠近“白猫公路”沿线,记者看见土地翻耕,农户管护,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询问下得知,原来补陇村正在发展洋合产业。

摊好的茶青.jpg

“在产业选择之初,我考虑了很多产业,但最终选定洋合,因为它多年生,可以种植20年左右。选定产业,我立即向县里面汇报,最终通过,在补龙村和和谐村发展种植。”在回答为何发展洋合时,猫洞乡副乡长胡继江告诉记者。

胡继江介绍,猫洞乡2020年低效农作物调减800亩,目前已做通工作并落实土地流转调减低效农作物地800亩,其中,村公司流转400亩集中种植辣椒;动员农户自种蔬菜400亩,截至目前替代作物还未种植,现土地在翻耕中。

农户抢春耕.jpg

据了解,以低效农作物调减区为基础,猫洞乡规划在“白猫公路”沿线种植450亩洋合(补龙村300亩,和谐村150亩),辖区内发展2100亩辣椒种植项目,流转茶叶园区土地1000余亩新植茶叶。

同时,为保障今年春耕顺利开展,猫洞乡坚持争取项目、财政补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由政府牵头,各村(社区)配合,及时统计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物资,积极做好农业物资筹备工作,有力保障“农资有存、农户不慌”的产业结构调整信心,截止目前金惠农资经营部已储备肥料20吨、农药0.03吨以及农机具等物资。

农户种植黄柏.jpg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经济效益最大化?

“猫洞乡一方面与辣椒、洋合种子公司签订保底回收合同,有力保障辣椒、洋合不愁销;另一方面蔬菜行情较好时,采取村公司统一收购集中到农贸市场销售,从根本上补齐农户‘想得到做不到,手长衣袖短’的短板和困难,彻底消除群众心中‘有价无市,有货无主’的顾虑。”胡继江说,猫洞乡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加强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脱贫和产业强乡目标。

据了解,截止目前,猫洞乡15个村级平台公司、7个茶叶种植合作社以及庄臣沙石厂均已全部复工复产,有效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责任编辑:陈亮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