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社区:畅通返岗渠道 助搬迁群众就业

2020-03-17 23:27:2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消毒处理……在西秀区彩虹社区启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三十多名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经过一系列“安检”后,进入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们储备的原料还能再使用一个月左右,工厂的订单很多,不愁销售。”公司负责人姜晓华说,从2月26日开始,公司陆续复工,逐渐恢复生产。

  记者在彩虹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社区扶贫车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全力促进“新市民”返岗就业。

mobileText_IMAGE_15131.jpg

  分区分级防控疫情  帮助“新市民”就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搬迁8202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181人。截至2020年2月21日,我市完成移民搬迁入住18810户8210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35户76676人,去年已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疫情发生后,我市严格采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措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经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帮助“新市民”返岗就业也成为彩虹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疫情不担心,厂里的防控措施都做得很好,每天呆在家里不上班还是会心慌。”从西秀区杨武乡长石村搬迁来的“新市民”刘红说,从她家到上班的车间走路只需10多分钟,现在每月工资2000至3000元,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mobileText_IMAGE_15132.jpg

  “目前有35名员工复工,很多员工回到乡里过年,没有回来,还不能一下子全部复工。”姜晓华说,即使上班,每个操作工位之间也要间隔1米以上。

  工厂的员工90%以上都是彩虹社区的搬迁群众,员工复工之前,工厂都会联合社区,仔细排查每一名返岗员工14天内活动轨迹、体温等,各方面检测正常后才能上班。“复工复产要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更不能丝毫松懈。”姜晓华说。

  多方联系就近就业  有序组织跨区域返岗

  为促进“新市民”返岗就业,彩虹社区成立复工复产、就业帮扶两个专班,主动收集青岛对口帮扶城市、本市企业复工时间、岗位需求情况,通过社区宣传栏张贴通知、上门宣传等把用工信息送到务工人员手中,帮助搬迁群众有序返岗就业。

mobileText_IMAGE_15134.jpg

  “大家戴好口罩,跟着我,我们一起去厂里看一下,看看有没有大家适合的岗位。”记者在彩虹社区服务中心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组织社区搬迁群众去附近的厂里应聘。

mobileText_IMAGE_15136.jpg

  “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疫情期间,不想离家太远,社区提供了就业信息,我赶紧来报名参加。”搬迁群众李小祖对记者说。

  经过20分钟的步行,记者和搬迁群众一起来到招聘的工厂,工厂负责人仔细询问大家的身体状况、年龄、介绍岗位信息后,3名搬迁群众初步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mobileText_IMAGE_15133.jpg

  “对于贫困户,我们的条件都放宽了很多,比如年龄,我们都适当放宽5岁左右,现在厂里已经吸收了30多名的贫困户复工。”工厂人事招聘负责人陈梅说。

  新安街道办事处驻彩虹社区第一书记张忠斌告诉记者,春节过后,彩虹社区联合新安街道办事处共同联系了社区企业,提供15个岗位给搬迁群众,有保安、快递员、保洁、普工等等,搬迁群众根据自身情况和企业用工实际,应聘上岗。“现在我们已经有210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后期我们也会积极与扶贫车间、周边企业联系,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跟踪服务未就业群众,送岗上门。”

mobileText_IMAGE_15135.jpg

  针对在省外务工、省内异地务工的搬迁群众,主动收集青岛对口帮扶城市、贵安新区富士康、乡镇“扶贫车间”、浙江、福建等地各类企业就业岗位信息,了解当地疫情、企业复工时间、岗位需求等情况。根据搬迁群众返岗务工需要,给外出群众制定健康卡,加强与相关城市及部门的沟通联系,打通交通卡点,确保务工顺畅。

  截至2月底,彩虹社区已为社区985人制定了健康卡,让外出返岗群众能够顺利回到务工地,正常复工。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小欢)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