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兴农 以旅富农 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2020-03-26 20:12:1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走进塘约,山头绿,村庄靓,田园美,经果林漫山遍野,农作物郁郁葱葱;

6月5日航拍的贵州省镇宁县千年布依古寨高荡后山上的民居遗迹营盘(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jpg

 航拍镇宁县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

       走进浪塘,邢江河水静静流淌,青瓦白墙的屯堡民居错落有致,木栈道蜿蜒曲折,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走进高荡,游布依古寨、与布依共舞、听布依历史、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屯堡地戏(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jpg

屯堡地戏(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

       如珍珠般散落在黔中大地上的一个个美丽乡村,不仅能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还能品味乡愁……

       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509.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3.7亿元。


新兴业态层出不穷

       面朝峡谷,背枕青山,与坝陵河大桥遥遥相对,建在黄果树蛮寨的民宿匠庐·阅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朝随晨光,晚伴斜阳,看云卷云舒,听鸟叫虫鸣。

匠庐·阅山民宿有着蛮寨村公认最美的观景地方,眼前群山叠嶂,坝陵河大桥跨越了1000多米,是坝陵河大峡谷中一处独特的风景线。.jpg

匠庐·阅山民宿(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以农业体验、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

       在榕昕生态牧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正在形成,通过“1+3”模式,带动2500户贫困户增收。

6月5日,一位老人在贵州省镇宁县布依古寨高荡的老民居前行走(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jpg

镇宁自治县布依古寨高荡村(资料图 来源:安顺日报社)

       在永宁古镇、旧州古镇、塘约村、高荡村等一批古镇村落,通过提级改造,让乡村旅游“火”起来。4A级国家景区高荡,致力布依文化传播,打造“贵州布依族标志性古寨”,为村民开展商业活动搭建平台,让当地百姓实现“不出古寨,通过旅游致富”的目标,高荡村及周边村寨123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市大力推进《国家旅游民宿基本要求及评价》、《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质量评定标准》、《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质量评定标准》和《贵州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质量评定标准》等标准的贯彻落实,截止目前,全市共有评星评级的乡村旅游村寨和经营户126个,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全面提升我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有效带动了农村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3:组照:作品:《商屯古村本寨》,拍摄于西秀本寨:作者:吴忠贤:电话:15117777445.JPG

西秀区本寨村  吴忠贤 摄

       通过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6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40个。

       塘约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名录,小河湾村、大坝村、高荡村、秀水村、石头寨村等5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名录。


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年,塘约村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2015年初,平坝区委、区政府按照“基础先行、景村一体、全民共享”的理念,探索出“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农旅结合,绿色发展”的精准脱贫之路,让这个古朴的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

塘约新景 张韬摄.jpg

平坝区塘约村  张韬 摄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塘约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为基础,以观光农业综合体作为发展定位,多层次打造休闲、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建设富有平坝传统特色的“观光体验度假村”省内观光综合体。2019 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136元。

2017年5月20日,“上万‘美友’欢聚毛主席曾经点赞过的小山村 ——‘美丽乡村’镇宁丁旗街道马鞍山村 。 ( 吴志宁 摄 ).JPG

“走进100个美丽乡村”——镇宁丁旗街道马鞍山村  吴志宁 摄

      规划是龙头,我市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编制了《安顺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安顺市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等10个专项规划,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同时,采取“旅游+金融”方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农行安顺分行合作,向乡村旅游经营户发放创业贷款,切实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共发放乡村旅游贷款6.1亿元,涉及2500户农户。

安顺干线公路推动沿线新农村建设,图为贵烟线平坝区路段-卢迪.jpg

安顺干线公路推动沿线新农村建设,图为贵烟线平坝区路段  卢迪 摄

      一手抓乡村旅游硬环境建设,一手抓乡村旅游软环境优化。启动建设宁(谷)龙(宫)黄(果树)旅游公路,建成九龙山至旧州等一批乡村旅游公路,逐渐完善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连接线道路,提高A级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点通达性,为贫困地区农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交通保障。

      借助“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等平台,着力完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特色小镇供电供水、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停车场、旅游公厕、交通旅游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带动农民增收。

樱桃种植户喜获丰收.jpg

樱桃种植户喜获丰收  陈国平 摄

      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涌现出红芯红薯、紫云花猪、镇宁樱桃、蜂糖李、关岭牛、高纯度刺梨汁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旅游商品。

高田村 薛峰2.jpg

“走进100个美丽乡村”——平坝区高田村 薛峰 摄

      油菜花节、火龙果节、樱桃节、黄果节等一个个农旅融合节事的举办,“周末哪里去,安顺乡村游”、“走进100个美丽乡村”等一场场乡村旅游体验活动贯穿全年,为乡村集聚了人气,让美丽乡村热起来、火起来。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大坝大坝,烂房烂瓦烂坝坝,小伙难娶,姑娘远嫁”一直是大坝村真实的写照。

大坝村 卢维 摄 (3).jpg

西秀区大坝村  卢维 摄

        2012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大坝村借鉴江苏华西村的发展经验,按照“拆旧建新、统一风格”的原则,规划村庄建设,建造别墅,推进住房改善提升工程,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游客接待量达10000余人次。

       作为脱贫攻坚的样板村、乡村振兴的先行者,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如今已是家家住别墅,户户有产业,人人是股东,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大坝,只是我市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旅融合的一个缩影。

平坝区白云镇飞虎山新农村建设 摄影 邱高顺 (8).jpg

平坝区白云镇飞虎山新农村建设  邱高顺  摄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突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凝聚党组织力量,引领农户同步小康。通过党建引领,充分激活农村资源发展要素,实现了家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美好愿景。

      我市还大力推广塘约、旧州“专业协会+公司+农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以集中入股方式参与旅游开发,使贫困人口共享旅游改革发展红利。

平坝区美丽乡村小河湾全景(卢维 摄).jpg

平坝区美丽乡村小河湾  卢维 摄

       2017年以来,我市通过旅游发展,累计带动4.640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或就业,真正实现了以旅兴农、以旅富农。(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罗希)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