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当时,中药种植忙。3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镇宁自治县和睦村的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育苗基地,只见十余名农户正在育苗大棚里躬身劳作,松土、除草、浇水......忙得热火朝天。
见记者前来采访,农户们主动把育苗大棚的管理人叫了过来。“我叫杨廷亮,就住在和睦村,是大棚育苗工作管理人员。棚里干活的这些人员,都是咱们当地农户。在这务工,一天能领100多块钱,有的人几乎天天来,还有的人在这干了都快一两年了。”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育苗基地大棚管理人杨廷亮说,靠着这份收入,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育苗基地农户在务工
杨廷亮所在的育苗基地占地24亩,于2019年完全建成。基地目前主要育有重楼、黄精、天门冬、白芨,当归五种中药材,共计100余万株。前段时间,已有一批天门冬移栽到种植基地,目前还要移栽一批重楼。
育苗基地农户在务工
“这些中药材的苗,普遍一育就是两三年,随时需要人手来管护。如今,部分苗已达到移栽标准,我们便要趁着春耕时节把苗种下去,种植基地那边现在正热闹呢。”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届监事张同刚说。
于是,记者立即随着公司人员驱车前往种植基地。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镇宁自治县国营白马林场小桥河工区,四面环水,需要乘船渡河才能抵达。
种植基地农户在务工
“我们林场每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火工作,因此,引进中药材种植,可以开垦荒林去除杂草,常年还有人管护,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防火问题了,而种植基地借助我们的大片高耸松林作为掩护,也省去了遮阳棚等建设费用。”渡河途中,镇宁自治县白马林场场长叶波说。
渡过河流来到基地,数十名农户正在山坡间劳作,犁土、除草、栽苗、洒水......一片热闹景象。
“我们3月11号开始种植的,虽然今年受到一点疫情影响,但还是赶上了春耕春种好时候。前段时间种完了一批天门冬,目前正在种植重楼。”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本洪介绍,种植基地一期规划1000亩,目前已完成300余亩,正在抢抓种植进度。
中药材种植基地
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干活很积极,时不时还有农户向公司人员请教种植技术。“我看这些草药种下来挺不错的,我自己家里也有点地,这几天一边务工一边学些种植技术,我自己也想回去种点。”镇宁募役镇蜜蜂岩村村民刘兴光说,公司一直在鼓励周边村民参与种植,且会提供药苗和技术培训,他在务工的这段时间里不断学习,对此产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便有了参与种植的想法。
准备移栽的药苗
“我们不能光是谋求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带动当地农户们就业增收、找到致富门路。来务工的有务工费,参与种植的我们对其提供药苗和技术指导。”张同刚说,中药材的种植是一项长期工作,短则五、六年,长则近十年,一年四季随时需要人员管护,对农户们来说是一项长期有保障的就业途径。对于想要参与种植的农户,公司会积极对其指导、培训、提供物资,帮助他们发展起来。
“目前,我们贵州众鑫益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项目第一期开展顺利,正在谋划第二期的发展,我们会接着扩大产业规模,为当地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收渠道。”龙本洪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