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暖,农事忙。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一走进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北口坝区,就能看见片片地膜延伸开,数十名农户正在地里种植辣椒,泥土的芬芳与勤劳的汗水绘成春日里最美的一幕。
“北口坝区总面积1763亩,是省级达标坝区,分为一、二、三期分批建设。其中,一期为核心区域,面积619亩,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县农投公司负责坝区建设、资金投入、后期管理与销售;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积极配合,全力做好土地流转和人员务工等后勤保障工作。”北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邓伟告诉记者,该坝区以辣椒、莲花白、茄果、生姜等蔬菜为主要产业,目前正在种植辣椒。
北口坝区土地平整、气候宜人,周边村民历来都有种植蔬菜的习惯,自全县奏响坝区建设的“冲锋号”开始,作为龙潭街道唯一的坝区,街道办党委政府不仅格外重视北口坝区的产业调整和基础建设工作;还积极对接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培训指导,有效提升了种植进度,保障了农作物的存活率。据悉,截止今年3月份,共培训农户341人次,并组建四支技术服务保障队,为坝区提供后续的农技保障。
“严格按照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农业产业发展‘六个转变’,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传统种植习惯,对坝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进行优化和提升。”北口坝区街道‘坝长’、龙潭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用华说,目前坝区新建了两条排洪沟与三条机耕道,有效灌溉面积达80%,已基本满足达标坝区的要素和要求。
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强化资源集聚,凝聚攻坚合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北口坝区因地制宜抓产业调整,全力以赴抓基础建设,以公司为主导,让粗放量小、自给自足、‘提篮小卖’逐步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靠近;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土地“租金”,提供了务工保障,实现了助农增收。
“目前每天务工人数在40人左右,每天工资为80元,按月结算;公司在务工选择上优先考虑当地的贫困户和脱贫户。”县农投公司北口坝区监工付支友告诉记者,公司根据种植规划将所需的用工数量反馈给村委,由村委协调安排当地群众到坝区务工。
北口村脱贫户曾入丽,丈夫去年患了糖尿病,家中4个孩子有3个还在读书,生活负担重。村委除了安排其担任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800元的收入外,每次坝区有活干,总会通知她。“到坝区务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只要人勤劳,天天都有活干。在家门口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家庭,非常感谢村委的照顾。”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实责任,认真落实省、市、县的坝区建设任务,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进度、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销对接;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和服务,让企业自主经营,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李用华如是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