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还早,大家加把劲,把剩下的肥料撒了,今天就可以早点下班。”日前,在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坝区韭黄基地里,小窑片区生产管理负责人张家益对田里务工的群众说道。
据悉,2018年年底,靛山坝区完成1450亩韭黄种植,2019年年底,韭黄投产面积800亩,泥巴韭黄产量440吨,韭黄销售收入44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坝区务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坝区利益联结贫困户189户,利益联结年分红18.9万元。
“我和另外一位村民一起管理800亩的韭黄地,今年春,按照种植计划,已经对800亩的韭黄地进行了全面的除草,趁着雨季的到来,今天是对85亩的韭黄进行施肥。” 张家益告诉记者。 “从前年种韭黄开始,我就在里面做工,每个月平均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小窑村村民马国英说,现在干活实行“干包”,大家干活路更积极、更勤快了。“这片地85亩,我们16个人干活,一天下来能有100多元收入。”
韭黄产业只是靛山坝区产业中的一项。 近年来,靛山坝区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韭黄、食用菌、茶叶、肉兔养殖的“三种一养”产业布局。
种植食用菌15万棒,年产香菇10万斤。2019年,香菇销售收入50余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次,发放工资4万余元。
坝区周围适宜种茶的山坡,规划种植白茶,利益联结113户贫困户。目前,已种植1600亩。2019年坝区茶园工资发放80万元。今年,坝区可生产干茶2000斤,实现产值120万元。2022年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生产干茶9吨。
2019年,穿洞街道靛山村、小窑村两家村级公司合作,整合资金建设锦康肉兔养殖场,利益联结9个村780户贫困户,养殖规模常年存栏种兔不少于12000只。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90%,预计4月底正式投入养殖,通过锦康兔业规模化集中养殖示范,做好技术支持和统销保障,带动周边群众利用闲置房开展家庭养殖,切实做到“养得好、销得出、效益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效。(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