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经开区幺铺镇石板村第一书记邵正刚和村支两委在抓好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还积极组织村民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做到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为村民今年的增收打基础。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派驻幺铺镇石板村第一书记,邵正刚关键时刻始终冲锋在村抗疫一线,刚动完肝脏手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邵正刚,除每天坚守岗位15个小时外,还为疫情防控宣传在村里来回要跑10余公里。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春节前,石板村拉开了一张严密的防控网。“疫情蔓延形势严峻,除了村级广播宣传外,我们得抓紧组织人员入户宣传,并挨家挨户全面排查,工作要细化到监控人,责任落实到包保人,随时跟踪身体状况并及时反馈情况。”邵正刚介绍道。
“各位父老乡亲,今年疫情还没过去,春耕时节也要抢抓时间,大家下地的时候要做好防护……”疫情期间,每天一大早,石板村的大喇叭就播放着苗语版的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知识。
石板村是一个苗族村寨,部分年长的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对此,在疫情防控宣传中,石板村创新宣传方式,录制苗语版疫情防控宣传知识,利用村大喇叭反复广播,让苗族群众听得懂,并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知识,提升个人防护意识。
为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石板村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通过广播、微信群、宣传画、公告、温馨提醒、亲情告示、小喇叭等等,开展街头巷尾广泛宣传。
“村里的每一个出口安排人员值守,全村共设7个卡点,组织40余名志愿者24小时轮流严防死守。”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加强村里各路口、卡点防守工作要求后,邵正刚立即与驻村干部、村支两委作出部署。
“非常时期,村里最缺的就是口罩,别说医用口罩,就是一般的棉布口罩都缺,驻村人员、村干部、志愿者,所有人的口罩都是反复使用几天,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邵正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村支两委在春节期间想尽办法筹集,自己掏钱买到700个医用口罩发给村民,让村里人都戴上了新口罩,并指导大家有序恢复农业生产。
受疫情影响,许多村民担心疫情影响自己地里的收成。邵正刚和村支两委成员积极奔走田间地头,查看村民农业生产情况。“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都是当前的重点工作,村民如果不抢抓时间,就很难有个好收成,所以要尽全力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邵正刚说,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村民生活,更要抢抓生产。
在石板村大多数村干部和群众看来,邵正刚是个敢于“顶真”,敢于“担当”的驻村第一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心不强,值守不认真的人员,他该批评就批评,绝不留情面;对值守夜班的人员,分配物资公平公正,对不该拿的坚决不拿。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和担当,村里的人都很信任他,邵正刚成为了石板村人心中的“好书记”。(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