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的主基调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写在四届市纪委五次全会召开之际

2020-04-13 18:05:1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2019年,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安顺市纪委市监委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严的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聚焦突出问题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2人。

这一年,聚焦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1545个,立案845件,党纪政务处分715人。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以来,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8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8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

这一年,聚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562件,处置问题线索3225件次,立案1341件,党纪政务处分1285人。

突出“不敢腐”,持续释放强烈信号

“我是来投案自首的,我挪用了单位几十万元,现在很害怕也很后悔……”2019年11月21日上午,在普定县召开住建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华逢元“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后,该局环境卫生管理站收费组组长高某某主动向普定县纪委县监委“投案”。

在安顺,高某某的主动投案并非个例,在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强大震慑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感召下,全市共有13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

数据背后,是安顺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敢腐”氛围的努力。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黑除恶、巡视巡察整改等工作,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不能就案办案。”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强化政策感召,用理想信念和党的政策教育转化审查对象,使其真心认错悔错改错,主动交待问题,在“不敢腐”的震慑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纪律挺在前面,把监督挺在前面,精准适用每一种形态,努力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201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查处3480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62.2%、32.7%、4%、1.1%,推动“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抓早抓小、教育挽救力度持续加大,果断使用第四种形态的威慑力持续增强。

立足“不能腐”,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不能”是制度、监督、约束,侧重于扎紧笼子、堵塞漏洞,是不敢、不想的保障。2019年,安顺市纪委市监委不断擦亮监督“探头”,创新监督方法,以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为着力点,分类出台《关于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街道)延伸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监察职能向各类开发区延伸的实施意见》,各非建制区、乡镇(街道)根据授权,依法对所辖范围内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调查、处置,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西秀区国营甘堡林场工作员肖某违规赠送他人礼品礼金,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宋旗分局科员孙某某私车公养,镇宁自治县募役镇综治办主任杨某某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审核把关走过场……”这些都是安顺推动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以来,各级监委查处的国家公职人员典型案例。

2019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向全市乡镇派出监察办公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切实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

“明确派出非建制区、乡镇(街道)监察机构的组织形式、领导关系、主要职能和具体权限,特别是对开展监督、查办案件等方面进行授权,为派出监察机构精准履职上好‘保险’。”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监察监督网,实现对乡镇(街道)及所辖范围内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监督全覆盖,有效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同时,安顺市纪委市监委在制度建设、监督模式、监督节点上下真功、求实效,不断创新派驻监督方法,制定《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业务工作规范(试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建立“三项机制”的意见》,统筹监督力量,促进监督“协同化”,确保步调一致、整体联动,探头作用充分彰显。2019年,全市5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处置问题线索300件,谈话函询120人次,初步核实198人次,立案69件,结案57件。

着眼“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

“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必须维护群众利益,必须忠实履行职责,警钟长鸣。”2019年4月,安顺市在西秀区、平坝区、镇宁自治县等8个县区同步开展张克云涉黑犯罪案“一案一整改”工作,全市5031名党员干部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同时,聚焦干扰基层政权、欺压百姓、侵占集体资产等突出问题,对全市7830名村“两委”干部进行拉网式背景审查,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一案一整改”是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有力抓手。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市纪委市监委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步深挖剖析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背后思想、责任、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案件查办后,督促案发地区、部门和单位开展“三会两书两公开”,把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深渊的教训说深说透,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和触动,让案件暴露的问题和短板得到揭示和整改,推动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改,深化标本兼治。

为进一步筑牢广大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作为必修课,通过分行业、分领域制作案例展板,设置专题展厅等形式,分批次组织全市各行业系统9920名党员干部到安顺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立标尺、明底线。利用廉政讲座、专题党课、辅导报告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讲解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把任前廉政教育作为新任职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将廉政教育关口前移,通过“任前谈话”“任前考廉”,为领导干部把好任前“廉洁关”,时刻拧紧纪律规矩“发条”,让新任职领导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好头、迈好步。

“感谢纪检监察机关对我的关心,在办案过程中始终以同志的身份对待我,时刻让我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错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深化标本兼治的客观需要。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执纪审查、监察调查全过程,通过“同志式”“帮助式”“挽救式”工作方式,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抓实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同时,建立回访教育工作机制,发挥“挽救一人、教育一片”效应。通过登门访问、个别谈话等方式,用回访教育的“加法”帮助受处分人员在心理上“减负”,促使受处分党员干部正确认识错误,放下包袱,重整行装再出发,夯实“不想腐”的基础。

“高压震慑,惩腐肃贪释放强烈信号。”安顺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对已查处的违纪腐败案件,及时总结背后的规律性特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推进源头治理,以案促改,强化“等待观望者”不敢、知止,释放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责任编辑:陈亮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