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通上“兴旺路” 远眺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哈村 高山合围,山路环绕,太阳蹭着头冲破云朵、普照大地,就像给大地披上一件金黄的衣裳,露出红彤彤的笑脸,使人心情十分舒畅。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走过一条条山村公路,记者终于从安顺到达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打哈村。暖阳洒在打哈村的山山峁峁、房前屋后,整个村子静谧而安详。 打哈村正在建立的机耕道 在打哈村的一条机耕道旁,驻村工作队干部和村委干部正商量道路修缮和后续管护工作。 “这条机耕道很关键,是高寨组通往其他小组的必由之路,以前这里碎石嶙峋,百姓徒步要走20多分钟才能出来,走出来后往往是汗流浃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兼村支书余正鹏告诉记者,今年上级帮扶单位出资10多万元来修这条路,3月底刚刚完工,路通的那天,很多村民很激动,一个劲说着感谢。现在有了这条机耕道,村民组之间联通了,村民变亲近了,也方便了山间的几十亩辣椒种植。 60多岁的谢奶奶向记者讲述过去的道路情况 陈婷婷 摄 脱贫路子千万条,哪条都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 60多岁的谢奶奶回忆起过去的道路,心里仍然五味杂陈。 “这两年国家重视,慢慢在我们村修通路。10多年前不通路,只能经过大坪村,从半山腰上的一条陡峭小路爬到山脚、再从山洼走出去,小孩子走不了就只能让他们坐‘马马肩’,肩上扛着孩子,手上提着拿去卖的包谷。到猴场镇上,往往1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谢奶奶说,现在好啊,去镇上赶集,坐车10多20分钟就到了。 去年打哈村完成了“组组通”公路建设 据了解,打哈村去年完成了“组组通”公路建设,为方便群众间的往来,又实施了串户路和庭院硬化建设项目,安装了118盏太阳能路灯。今年,打哈村不断完善产业道、机耕道建设,现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了硬化路,百姓终于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日子。 “这是群众的生活路,更是产业路、致富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打哈村第一书记苑晶告诉记者,自打路修通后,群众思想转变了,发展的信心足了,村民纷纷跟着村合作社种植辣椒、还搞起了养殖。现在村里通路、房子修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抓收入稳脱贫 打哈村500亩辣椒种植基地 贫困户要稳定脱贫,收入必须达标,要确保贫困人口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如何增加群众收入,发展产业是首要选择。 打哈村共有6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全村共计184户1021人。全村国土面积8.0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20亩,山地187亩,平地633亩,退耕还林200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6亩。 没有成块的田可以种水稻,石漠化严重。面对严峻的地理环境,打哈村谋定而动,向山地要产业! 打哈村合作社社员正在务工 机声隆隆平地起。打哈村今年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市、县、镇各级专家调研指导,发展600亩辣椒种植。辣椒种植基地里,村民伍兴祥正在认真地翻地。 “我正在翻地,一亩连垄箱一起可以得200元务工费。”伍兴祥说。 而伍兴祥的哥哥伍兴全曾经是打哈村的兵支书,卸任后不忘初心,毅然带着群众发展养牛产业、带大家到一起修建机耕道等,去年8月份以来,共带动了100多个人增收。 据了解,打哈村产业主要为种养殖产业,养殖方面主要是养鸡和养猪。目前,该村年出栏生猪300头,利益联结贫困户50户,每户每年分红600元。同时,通过易地在打联村建有家庭农场2个,年出栏优质鸡6万羽,利益联结贫困户6户,每户每年分红1200元。种植业方面主要是发展辣椒种植600亩,利益联结贫困户49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村实现产业利益联结全覆盖。 打哈村开设的政策宣传栏 要增加群众收入就要抓好就业。打哈村除了积极推动群众在产业基地务工,还积极抓好外出务工和当地就业。 “就在今年2月中旬,县里统筹包车送农民工前往浙江、广东等地打工,一听到消息,我们和村委干部就迅速到高寨组等一家一户地宣传,为大家讲解防疫措施,为想要外出的农民工及时出具健康证。” 余兴鹏说,全村2月份以来外出务工人数共有398人(贫困户70户203人,未脱贫5户9人),其中省外务工369人,省内县外务工2人,县内务工27人。 同时,为了增加群众受益,打哈村还开设了保洁员、政策宣传员等公益性岗位。 打哈村的保洁人员正在打扫卫生 “我是保洁员,负责把道路打扫干净,干活的时间比较灵活,有空就来干,每个月有400元工资,目前已经发放了1000多元。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在家里也要打扫卫生呀,空闲时来这里扫一扫就有收入,还能帮助村子变干净漂亮,当然很开心。”正在高寨组打扫的村民伍金祥说。 “我们村共解决公益性岗位25人,其中,护林员6人(未脱户1人),一村七员19人(未脱贫户5户5人)。”驻村工作队队员、高寨组网格长余兴康介绍。 据了解,打哈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前的4000多元上升到如今的8433元。 抓保障强支撑 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新建的蓄水池 “刚刚伍兴益家的电线要重新安装一下,还有这家的玻璃要重新修缮……” 群众缺少什么,都要记在心里,记在台账上。在打哈村委办公室里,刚刚入户查看短板的驻村工作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把群众缺的东西列成清单,哪家漏点风、差几块玻璃都要记录得清清楚楚。 打哈村山多石多,土少缺水,曾经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群众。如今,该村16户集中供水(高寨组)、分散供水168户中,原有水池107个,2019年新安装水箱61个,安装净水器170个,全村184户农户都喝上了干净水。 打哈村通过危房改造,让村民住得更舒心 2016年以来打哈村实施危房改造10户,2019年老旧户兜底23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户96人,其中,搬至猴场湾头安置点4户19人,搬迁至城东社区10户34人,城南社区5户43人。在打哈,曾经的小木屋都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平房,群众住房有了保障。 在医疗保障方面,该村贫困人口除合理不参合的2人外,其余521名贫困人口全部参合。 打哈村曾经的小木屋都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平房 此外,全村共有适龄儿童(6-16周岁)213人,小学138人,初中74人,送教上门1人,全村无辍学学生。在读中职5人(1人为非贫困户),高中10人(1人为非贫困户),大专3人(均为贫困户),本科3人(均为贫困户),全部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脱贫有希望。 “我家有5个口人,有两个孩子、妻子和妈妈,属于未脱贫户,今年看着大家想发展的劲头很足,我也不想去打工了,想在家养牛。余支书知道后,马上去年帮我协调了小额信贷5万元,我就立即买牛来喂。余支书还帮我谋了保洁员的岗位,加上在基地务工收入,我有信心脱贫!”村民岑小木自信地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詹艳 /文 陈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