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直接的脱贫途径、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今年来,紫云自治县创新开展了“田园工薪族”建设,让贫困群众有活干,以就业促增收,让贫困户成为有稳定收入的“田园工薪族”,增强脱贫后劲。
村民在坝羊德红院坝区栽辣椒苗
为大力推进“田园工薪族”建设,紫云自治县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县级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田园工薪族”联合调度工作组、乡镇(街道)设立“田园工薪族”建设服务站、村(居)设立“田园工薪族”工作服务点,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和用工岗位收集工作,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数量、就业意愿和基本情况,积极为用工企业和贫困劳动者牵线搭桥。
村民在白石岩乡红芯红薯基地栽苗
完善劳务组织和劳务输出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就业扶贫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村民在本村或乡内跨村务工的,按照每天每人5元标准对务工人员原籍村进行奖励;组织贫困村民县内跨乡镇务工的,按照每人每天10元标准对务工人员原籍村进行奖励;组织贫困村民到省内县外务工且稳定就业一个月的,按照每人每天30元标准对务工人员原籍村进行奖励;组织贫困村民到省外务工且稳定就业一个月的,按照每人每天50元标准对务工人员原籍村进行奖励,并给予村劳务经纪人一次性奖励150元。此外,在开展劳务组织和输出工作中,业绩突出、效果明显、带动性强等的劳务经纪人,由县级统筹安排,给予每人每月500元工作补助等。
村民在白石岩乡红芯红薯基地栽苗
“每天组织周边邻居去务工,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增收脱贫,我也可以拿到奖励报酬,工作越干越起劲了。”从松山镇新民村搬迁到城南社区的村民班继刚说,他自搬迁以来一直在城南社区协助社区工作;最近,班继刚在村里当上了“劳务经纪人”,每天在村里村外给群众宣传就业政策,号召群众勤劳致富,平均每天组织30-40人次到狗场蔬菜基地务工。
村民在猴场镇打啷村新龙堡蔬菜园务工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外面找不到活干,心里一天比一天着急,还好政府介绍我到基地干活,有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比在外面还方便呢!”白石岩乡幸福园村许家院组贫困户杨发忠说,他与妻子每天在村合作社发展红芯红薯、辣椒种植基地干活,两夫妻每天共收入200元,脱贫不成问题了。
“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挺不错的,我一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杨发忠乐呵呵地说道。
村民在猴场镇打啷村新龙堡蔬菜园务工
开展“田园工薪族”建设,不仅实现了带动贫困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尚未返岗就业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还解决了县域内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
今年来,全县各乡镇以“田园工薪族”建设为契机,组织临时用工已达32954人次,其中城南社区组织到狗场蔬菜基地务工142人次;云岭街道组织到磨南村、狗场蔬菜基地务工788人次;坝羊镇组织到茶叶基地、蔬菜基地1524人次;白石岩乡组织乡内务工30500余人次。(陈海
安顺日报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